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广西与东盟各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疾病谱相似,双方在传统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广西注重在药用植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拓展合作,形成了以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主、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格局。
近日,广西印发《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中医药壮瑶医药开放发展新格局。目前,广西在推动中医药海外传播、与东盟国家合作,加快中医药“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一、扩大中医药贸易和交流合作机制
今年年初,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的广西盟区健康产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分别与越南、老挝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进口药材进行生产加工,总量达3800吨。“这批进口药材计划从友谊关口岸入关。2021年,我们公司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平台,凭借毗邻友谊关口岸的优势,面向东盟国家市场拓展中药材业务,进口各类药材2500多吨,上缴税收480多万元。今年公司还和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企业对接出口业务的相关事宜。”该公司进口业务负责人林先生看好与东盟国家企业进出口合作前景。
据悉,广西中医药国际化的优势突出,与东盟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数据显示,作为东盟国家中药材进口的重要通道,广西拥有南宁(包括药品和药材)、防城港东兴、凭祥友谊关、百色龙邦4个国家药材进口口岸,年进出口中药材贸易额超过300亿元。这为广西的中医药国际化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疫情影响下,2021年,广西中药材进出口额仍达到4.4317亿元。
广西是中医药壮瑶医药的资源宝库,拥有中药资源物种达7506种,拥有世界最大的药物植物园,是享誉中外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中药材之乡”。
“我们积极搭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桥梁,构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机制。”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西设立中国一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以来,有机整合广西中医药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探索建立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同时,通过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等,广西与东盟建立信息分享机制,加强对话交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平台。在药用植物保护利用方面,广西与老挝、菲律宾等36个国家相关机构签订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联合编写《老挝草药典》等,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东盟7国150名专家编撰出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在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提供抗疫经验
2月22日,身在广东的广西中医药大学国际传统中医班的黄嘉杰同学,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准备:“我们港澳青年能够在广西这个拥有大量中药资源的地方学习中医,是非常幸运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我们广大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中医文化展示舞台。”
黄嘉杰目前师从国医大师韦贵康,他所在的国际传统中医班,至今已招生12届,吸引了超过400名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学生就读。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姚春介绍,近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利用自身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该校拥有14所附属医院,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签署118项合作协议,开展了人员互访、学生交换、师资培训、合办国际会议、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等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日益成为中医药壮瑶医药诊疗服务交流合作的新窗口。该院在柬埔寨宏恩医院和老挝万象湄公河医院设置中医科,与新加坡中医师公会、菲律宾崇华医院、泰国孔敬大学附属斯林加那林医院等签署意向合作协议,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建立中国—东盟民族医药远程诊疗试点平台。
2020年,广西成立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推动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选派中医专家参加中国赴柬埔寨抗疫医疗专家组、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帮助柬、科两国抗击疫情,为国际抗疫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广西力量”,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三、建设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通过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可将我国从中医药原材料出口国转化为中医药服务出口国,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凭借中医药壮瑶医药资源优势,广西成为全国8个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之一。
据悉,近日,国家商务部下发《关于公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第二批入围名单和第一批复审结果的通知》,公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第二批名单,广西中医药大学成功入选。
未来,依托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学校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自治区商务厅和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及相关单位,将从五个方面推进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各项工作开展。一是加强东盟国家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增设境外教学点。二是加大与国外医疗机构的合作力度,推动中医药医疗服务国际化,建设互联网诊疗与技术推广平台,探索医疗技术线上线下培训模式。三是加快传统药物科技研发交流平台建设。推动中国(广西)—东盟传统药物研发中心建设。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传统医药质量标准、药品和健康产品注册相应法律法规与技术指南建设。四是以研发带动产业,打造“桂十味”药材、广西特色香料线上线下交易中心以及物流基地。五是通过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等,举办中医中药东盟行等系列活动,以及引进东盟国际优秀人才来桂工作,推进中医药文化在东盟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