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旅游
珙县:抓实苗族非遗传承 浇筑民族团结之花
  • 时间:2022-07-30
  • 文章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珙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为有力抓手,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1)挖掘苗族非遗资源,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尤其注重对濒危的苗族非遗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使苗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得以延续发展,促进了珙县各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助力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截至2022年6月底,珙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其中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有省、市、县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23名,其中苗族传承人51名。

       (2)注重苗族非遗传承,打造民族团结文化阵地。不断加大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于今年建成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苗族蜡染文化展示专题馆——珙县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保护发展中心。建立各类传习基地25处,建成非遗体验中心5个,建成“非遗童学”总馆1处、分馆7处,每年开展非遗童学活动6次,惠及少年儿童300余人次,进一步健全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阵地载体,助力珙县优秀的苗族非遗在传承中发展。

       (3)聚焦苗族非遗创新,丰富民族团结活动载体。为促进苗族非遗的传承与振兴,珙县根据各乡镇苗族人口聚居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苗族语言文字、苗族器乐、苗族古歌等文化培训活动,让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共享、民族团结共抓。同时,不断在非遗基础上开展非遗衍生艺术品的研发制作,让非遗特色商品走向市场,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有效探索,进一步凝聚各族人民的发展信心,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4)加强苗族非遗交流,助力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调整领导机构、细化实施方案,厘清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雏形,形成“点、线、面、网”的非遗生态圈,纵向积极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开展指导工作,横向不断加强与周边区县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为建成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打下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shfz/2022/7/19/d7a26c18f04a4c33a763fb1eba5669f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肇庆市开展“我们的节日·三族同欢闹元宵”主题活动
  • 委领导率队赴南京市浦口区开展“回头看”
  • “江苏大运河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主题展陈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
  • 通辽市以“主线”为笔打造“非遗版”春节 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
  • 第十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第六届冰蹴球比赛暨冰嬉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南阳召开
  • 河南省举办第一期佛教界“双通”人才研修班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研究部署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纪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研讨会议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2024年)》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扩大)党纪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会议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研讨会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河南工作专班第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然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河南省7个集体和5名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纪学习教育第二次专题研讨会议
  • 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召开2024年度调研成果交流会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然调研柘城县远襄镇东街村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