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旅游
连云港云台山
  • 时间:2021-04-13
  • 文章来源:本网
  • 作者:佚名
  •   江苏连云港云台山位于连云港东北部山岭,在连云港市郊。由锦屏山、前云台山、中云台山、后云台山和鹰游山等互不连续的断块山组成。山体为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东南侧平缓,西北侧陡峭。其中玉女峰海拔625米,为江苏省最高点。

      据旅游资讯发布中心了解,锦屏山有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塔山古道、锦屏山森林公园游步道、桃花涧等景区,其中孔望山的著名景点有佛教造像、龙洞庵、龙洞及众多的佛教摩崖石刻等。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龙洞和摩崖石刻。

      龙洞在龙洞庵西侧,洞口约1平方米,内有五、六平方米。传说古有黄龙在此潜踪修炼,后腾飞而去,因名龙洞。又因此处常年云深雾浓,亦称“归云洞”。其实,龙洞是早年海水浸蚀、冲击而成的海蚀洞,民国时住持增又深凿而成。宋代以来,龙洞名胜渐为历代官绅士民所倾慕,名人题刻镌满满龙洞外壁。该洞外现存宋、金、元、明、清诸代题刻24方,隶、篆、草、行,风格迥异,大字数尺,小字寸余,琳琅满目。其中,龙洞西侧的石刻,是宋代王华耀所题,高72厘米,宽40厘米;龙洞东侧的石刻,反映了明代的“言禁”状况,是难得的一件文化遗存。

      从龙洞西行约五六十米,摩崖造像石刻便展示眼前。在一处赭黄色的高低参差的崖壁上,依山就势镌刻着100多个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人像,其内容有道家传说,也有佛教故事。这些人物形象,虽经历了1000多年的栉风沐雨,但仍栩栩如生,辉耀于石壁。专家认为孔望山摩崖石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1980年,经鉴定,确认这是东汉时期佛教内容的造像,它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年,被录入《世界古迹丛书》的“中国卷”。过去一直认为佛教是自西向东传播,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无疑是对传统的定论提出了挑战。 它是我国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瑰宝,也是连云港市最珍贵的古迹之一。


    相关新闻

  • 肇庆市开展“我们的节日·三族同欢闹元宵”主题活动
  • 委领导率队赴南京市浦口区开展“回头看”
  • “江苏大运河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主题展陈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
  • 通辽市以“主线”为笔打造“非遗版”春节 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
  • 第十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第六届冰蹴球比赛暨冰嬉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南阳召开
  • 河南省举办第一期佛教界“双通”人才研修班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研究部署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纪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研讨会议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2024年)》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扩大)党纪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会议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研讨会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河南工作专班第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然讲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河南省7个集体和5名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 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纪学习教育第二次专题研讨会议
  • 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召开2024年度调研成果交流会
  • 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然调研柘城县远襄镇东街村乡村振兴工作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