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焦点
云南丽江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 时间:2022-09-19
  • 文章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自全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丽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创建依靠人民、创建成果惠及人民,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为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贡献丽江智慧和丽江力量。

      紧扣“三项举措”,汇聚创建合力

      一是全局出发谋划创建。自2018年丽江市委明确提出把丽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成立了以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丽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位推动创建工作;根据创建推进情况,多次调整充实和完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共同发力创建。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丽江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丽江民族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纳入《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始终从大局上谋划和推动民族工作。同时,与红河、玉溪、楚雄共同成立共创民族团结进步联盟,拓宽创建面,在融合推进上作出有益探索。

      二是全员参与推动创建。丽江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丽江市委、市政府要求,构建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市县乡村组齐抓共管、共建共创的工作网络,不断形成和巩固以村组为基石、村社为单元、乡镇街道为阵地、县(区)为主体、市级“10+N”创建责任单位为龙头的创建格局。始终做到工作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旅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融合双促进。

      三是全域推进引领创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军(警)营、进医院、进铁路、进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进千家万户工作。全市先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1个、省级30个,涌现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国家级11人、省级40人,成功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27个。

      抓实“四个领域”,夯实创建思想基础

      一是做实干部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集体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万名党员进党校”、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培训班培训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丽江市7万余名党员中实现全覆盖。

      二是做细学校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抓好课堂和校园文化两个主阵地,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民族团结进步书画比赛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说课比赛等,组织广大青少年收看“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团课、队课,做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

      三是做广社会宣传。创作以《团结花开丽江美》为代表的示范创建主题歌和工间操、广场舞,打造民族团结亭、民族团结示范街示范路和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组建丽江市民族团结心连心文艺宣传小分队,举办一系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书画展、摄影展、征文活动和说课、演讲比赛等,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展馆等,让“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四是做活民族节庆。注重通过民族节庆积极开展群众性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由空间嵌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每年举办纳西族三多节、彝族火把节、傈僳族阔时节、傣族泼水节、苗族花山节、芒果文化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团结、互助、进步、友好的理念,拉近各民族情感距离。

      打好“五场战役”,践行创建为民

      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持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聚焦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累计投入产业就业扶贫资金7.8亿元,发放扶贫贷款48.85亿元,实现产业对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户有效带动全覆盖。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傈僳族、普米族整族脱贫。当前,正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是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战。把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打好疫情阻击战和常态化防控战。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巩固防控成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至今未出现本土疑似和确诊病例,丽江市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得到全面呵护。

      三是打好基础设施提升大会战。抢抓“五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推进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光网市”,被列为全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和全国首批“精品千兆城市”。

      四是打好城乡收入提升战。以“十百千万”项目为引领,2013年云南省启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行动以来,丽江市共争取、投入资金1.95亿元,实施16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项目。2019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2020年以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旅游业逐步呈现回暖态势。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为主要抓手,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五是打好民生保障巩固战。启动创建工作以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75%以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医疗卫生和疾病防控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康养产业。

      

      命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丽江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贡献丽江力量。

      

      来源: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  丽江市民宗局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mztj/202203/11570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资源整合赋能 平台搭建助力——自治区民委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召开专题系列节目方案研讨会
  • 包头市大力建设“五个家园” 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 党建引领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石榴籽e起来”联学共建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团结杂志社召开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暨培树“蒲公英·新时代力量”党建品牌专题会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2024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大会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西宁开幕
  • 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9次集中学习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
  •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调研组来省民宗委调研 藏语新词术语标准化和藏语信息技术建设工作
  • 第三届“会通讲堂”主题研讨会举办
  • 果洛藏族自治州举行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省民宗委调研组赴海南州调研督导 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管理使用等工作
  • 青海代表队在“民族团结杯”全国民族式 摔跤比赛中喜获佳绩
  • 扬中市新坝镇:“三个聚焦”开展民族团结 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
  • 盐城市阜宁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民族村乡村振兴情况调研
  • 我省司法行政部门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省民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8次集中学习(扩大)会
  • 省民宗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青港青年一家亲 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芳玉走进隆广初级中学为师生上思政课
  • 陵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