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围绕一个主线做足“融”字文章
  • 时间:2022-11-15
  •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2021年以来,兴安盟陆续创新成立1088个覆盖盟旗乡村四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吸引各行各业、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来,在这一实践中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了兴安盟力量。

      构建“全覆盖”网络,汇聚多方力量促进“融”

      兴安盟现有覆盖盟旗乡村四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1088个,在册会员13000余人。四级促进会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托各级各类平台,联合各行业各领域力量,构建成了组织带动、四级联动、群众行动、全面促动的良好局面。制定了《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工作实施方案》《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章程》《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班子成员职责分工》等,为促进会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全盟各级促进会积极开展多形式工作和活动,乌兰浩特市促进会探索市、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促进会三级联动,班子成员与乡镇街道办事处“一对一互助式包联对接”的工作机制;突泉县促进会依托民族理论研究会、政策理论宣讲团、先进事迹报告团、中华文化艺术团、青少年“小石榴籽”社团、乡村基层促进会等六个载体,在理论研究、舆论宣传、示范带动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科右前旗促进会以68个村(社区)为样板,全面建立促进会组织机构,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凝聚人心;扎赉特旗促进会构建同心学、同心交、同心展、同心帮、同心行、同心促“六同”工作机制,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搭建“全铺开”格局,探索实践路径推进“融”

      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不断探索实践路径,创新推出“三学一带一创”活动,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盟、旗、乡、村四级联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下沉基层,到嘎查村、入社区、进校园、走企业、访军营,在全社会各领域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热潮,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与共”,增进“五个认同”。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政策宣传月和民族法治宣传周为抓手,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积极打造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文化体验平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释其中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积极协助所在辖区、单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建设,着力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目前,兴安盟创建10个国家级、59个自治区级、221个盟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建成23个盟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创新基地和10个盟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取得了“选树一个典型、引领一个部门、影响一方群众”良好效果。

      搭建“零距离”平台,丰富活动内涵增进“融”

      四级促进会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深入实施“石榴籽同心筑梦”五项主题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和情感上的“融”。在全社会开展中华文化大家学活动。分领域分众化开展过传统节日、学传统美德、演中华文艺(展中华技艺)、读中华经典、讲红色故事等5个方面的“中华文化大家学”活动,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城市社区开展各族群众互帮互助活动。开展以列出群众需求和服务供给“两个清单”、搭建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建立帮扶互助和激励奖励“两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互帮互助活动,巩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农村牧区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在农村牧区开展忆光辉历史、悟思想理论、讲脱贫故事、学身边典型、晒幸福生活、懂政策法规、兴乡村产业等7个方面的活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永远一心一意跟党走。在教育系统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教助学活动。通过搭建培训、交流、进修、测试、展示等五个助教平台,开展“五个一活动”(营造一个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环境、创造一个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载体、成立一个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团或小组、开展一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研学、拓展一个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阵地),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边境地区开展同心戍边活动。在边境地区开展以上好思想筑边四堂课(爱国课、国防课、团结课、感恩课)、守好组织固边千米线、画好和谐安边同心圆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戍边活动,军警民守望相助守好祖国北大门。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xw/msdt/202211/t20221110_21709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