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故事
湖北援藏重点打造社区扎西曲登
  • 时间:2023-01-30
  • 文章来源: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黄脸须白的大面具,气势磅礴的舞姿,抬腿、伸手、嬉笑、哭泣的演绎表现力,在西藏山南乃东区扎西曲登社区的藏戏传习所,慕名而来的游客观看雅砻扎西雪巴藏戏成了固定的旅游打卡内容。

      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位于昌珠镇南部、雅砻河畔,是西藏许多重大活动中出现最多的开场节目,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藏戏第一村”美誉的扎西曲登社区,就是它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过去的扎西曲登社区“养在深闺不为人知”,村里的藏戏队也只能靠着政府补贴生存。近年来,扎西曲登社区深入挖掘藏戏资源、打造藏源文化品牌、藏戏第一村的地标性品牌、民宿旅游品牌,成为了新时代扎西曲登社区的致富密码。

      距扎西曲登社区的不远处,路旁“藏戏第一村”“扎西雪巴传统村落”的标识引人注目。

      未进社区,“唉哈哈哈”的戏声便传到了人们耳边,周遭的幸福热情感染着远方来客。原来是社区广场的LED高清屏正播放着传统藏戏片段,社区工作人员还会根据群众需求放映民族歌舞、原创歌曲、特色服装秀等文艺节目。

      “不止这些,你瞧我们藏戏元素标识门牌、街道指引牌和灯柱,都挂着特色浓郁的扎西雪巴藏戏黄面具,社区还用了八大藏戏《诺桑王传》经典人物命名了巷道呢。”社区居委会主任、非遗传承人尼玛次仁告诉记者,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不仅是表演,更是吉祥的象征。连村里的孩童,也会用藏语说出戏中角色的名字。藏戏已然成了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给藏戏更好的创作环境和生长空间,2019年乃东区委区政府结合昌珠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5A级景区打造,将扎西曲登社区列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通过整合本级财政投资3000万和武汉援藏资金2000万元对社区进行了全面改善,将非遗元素符号巧妙地融入了村居公共基础设施,还组织社区群众开办了民宿。带动78户群众户均增收2.5万元。

      31号民宿、32号民宿、33号民宿……排号加上户主姓名、联系电话与星级评分,这是扎西曲登社区藏家民居改造后的民宿。

      居民住一楼,游客住二楼,屋内一应俱全,民宿由社区统一进行管理,依托于旅游的带来的人流,超市、茶馆、藏餐厅等业态也发展起来了,社区藏戏团收入也翻了番。

      33号民宿主人白玛央宗告诉记者,“每个民宿根据房主的喜好,装修都不一样,但床的大小都是统一规格。镇上还为我们购置了黄面具藏戏小挂件、抱枕、床旗等软装用品。”

      随着游客的增加,民宿之间在服务质量上产生了良性竞争,游客也对民宿的体验感有了更细致的要求。为此,社区深入开展民宿经营者国家通用语言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探索出符合社区实际的民宿硬件建设标准、基本服务标准、卫生管理标准、民宿星级评定挂牌和宾客意见反馈等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民宿办理健康证、民宿经营许可证,规范民宿运营,不断更新藏戏团文艺演出节目、提升演出质量水平,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水平经营管理的道路。

      此外,社区还积极开展各民族之间结对帮扶、共度节庆、互交朋友等交流活动,当地群众和游客通过微信建立长期联系,每逢佳节致以节日问候,互寄家乡特产,使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上升到感情交融。

      2021年,江苏1名教师游客主动向社区申请免费为周边学生开办教学班,安徽2名游客与民宿业主建立了浓厚感情,主动对其在内地上学的小孩给予资助。

      这一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爱心故事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藏戏第一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社区还引入对口支援省市旅游龙头企业,先后在拉萨、武汉、合肥等地举办旅游推进会,打造了“藏戏第一村、高原慢生活”的特色民宿群落,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扎西曲登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藏源风土人情。

      截至目前,扎西曲登社区共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创收400万余元,其中民宿增收260余万元,社区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藏戏收入70余万元。实现了居民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链接:http://mw.xizang.gov.cn/xwzx/ztzl/mztt/202301/t20230109_3366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阿拉善盟|赛驼迎新春!冬日里的戈壁热闹非凡
  • 凝聚人心,建强堡垒,团结群众 —— 兴安盟科右前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支队伍”志愿服务纪实
  •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盛启《江格尔》史诗交流展演 共赴文化传承盛宴
  • 巴彦淖尔这群孩子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回眸2024 繁花结硕果 阿拉善盟孪井生态移民示范区:同心协力,共筑民族团结之基
  • 河北省民贸民品企业紧急驰援日喀则地震灾区
  • 蓟州区开展“挖掘档案史志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
  • 天津妈妈与新疆娃:孩子们回家啦!
  • 巴宜区2024年粤林两地各族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东莞石榴籽走进巴宜
  • 共绘民族团结新篇章 沪藏青少年小记者团携手探寻30年援藏情谊
  • 那曲市民族事务委员制兼职委员单位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拉萨开班
  • 措美县 组织农牧民赴区外就业
  • 阿里地区突出“四个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民族团结之歌响彻哲古湖畔——措美县哲古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 拉萨市民委联合市委“强团结”专班办组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2024年第二次调度会
  • 阿里地区召开2024年着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专项组第一次会议
  • 日喀则医保赴黑龙江跟班学习活动启动2024年龙藏医保深度“三交”拉开序幕
  • 高原红石榴之——凝心聚力奋进德康 团结之花永盛不衰
  • 昌都市持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 三江大地团结花开正芬芳
  • 措美县召开县委统战工作暨县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