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锡林郭勒盟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核心重地,边境线长1103公里,生活着汉、蒙古、满、回等45个民族的110.71万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繁衍、交往交流交融之地。
近几年来,锡林郭勒盟始终坚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切实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不断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盟中心工作,扎实推动民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格局体系不断优化。锡林郭勒盟坚决扛起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牢记“国之大者”,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诠释忠诚担当。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锡林郭勒盟委先后召开2次民族工作会议,结合全盟实际,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全盟民族工作。将民族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意见、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转化为惠及各族人民群众的具体措施,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全盟扎实推动将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纳入政治监督台账;纳入巡察监督重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着力构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持续巩固。锡林郭勒盟在民族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构建起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格局。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作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固本之举、长久之策,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全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程,全覆盖对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党员中心户(农牧业示范户)、教育工作者等开展专题培训。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党员、干部2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深入开展青少年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心间。组建盟旗两级宣讲队伍,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精心组织媒体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推出《中国民族·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风采录》增刊及系列短视频报道,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人心。持续深化“四史”“五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视觉形象、红色基因传承、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守望相助好家园“五个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和符号进公共文化机构、基层文化阵地、校园、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城区街道等场所。积极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艺术作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积极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盟民族语言授课义务教育学校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幼儿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育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
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大幅提升。锡林郭勒盟始终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在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上持续用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快。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动现代化畜牧业、能源、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城乡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民生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14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9.4亿元,贫困地区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农村牧区贫困面貌得到显著改善,8个贫困旗县和228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实现脱贫。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成效显著。近几年来,锡林郭勒盟共争取国家、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5亿元,实施了727个兴边富民行动强基固边工程项目,重点推进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嘎查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更加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丰硕。锡林郭勒盟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5年发展规划,修订完善测评标准及命名办法,实施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创,推进创建活动进机关、进苏木乡镇街道、进嘎查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网络。深入开展盟旗共建、军地共建、企地共建,促进农牧合作、联合创业、合作经营。先后创建多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22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启动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工作,努力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一廊一带四个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锡林郭勒盟在二连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以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主题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在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以“八进”为抓手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共享示范带;在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先进事迹、“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载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连点成线、织线成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全面夯实。锡林郭勒盟坚持把民族事务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民族政策体系,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守正创新开展民族工作科学系统评估。锡林郭勒盟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8所双一流高校17名民族学资深学者和专家教授深入到锡林郭勒草原,开展民族工作全方位、深层次调研评估,形成了《锡林郭勒盟调研评估报告》,提出可行的工作建议,作为锡林郭勒盟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参考。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有效机制,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民族分裂活动,严密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在依法治理中使民族团结的根基更加牢固、纽带更加坚实。如今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呈现出祖国北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亮丽风采,正汇聚起建设现代化锡林郭勒盟的强大合力。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