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包头市:把城市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 时间:2023-02-17
  •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在自治区民委的鼎力支持和关心帮助下,包头市始终坚持把城市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统筹谋划、高位推动,从“五个维度”全方位嵌入,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更加由衷地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坚持顶格推进,“统”的力度持续加强。抓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民族工作7次,市委书记深入基层调研民族工作11次,全年召开创建推进会、领导小组会、民委委员会等会议10次,召开全市第15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模范集体和个人100个,着力推动民族工作顺利高效运行。建立“双提醒、双督办,双包联、双挂点等组织调度、联席会议、专项推进、提示督办、综合保障”机制,压实“八进”牵头部门、民委委员单位责任,调动全社会各领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承办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开展全市“互学互检互评”活动和专项督查,全方位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水平。

      二是实施网格化宣传,“和”的共识广泛凝聚。多措并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成立102支“红石榴民族理论宣讲队”,选派1031名宣讲员,开展“百姓百人百团”巡回宣讲等活动5200余场,参与群众超100万人次。发挥好全市907个民族工作助理员作用,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各项要求抓在日常、融入经常。在主流媒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专栏12个,电视台重点时段公益宣传1000余次,开设“红石榴”直播间,推出重点报道3000余篇、原创短视频300个,录制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有声书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举办第9届文化旅游节、第32届那达慕大会、第19届民族音乐会等品牌活动和主题演出300余场。编排的漫瀚剧《都贵玛》、话剧《为正义辩护》等11部文艺作品,荣获自治区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营造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典型培树,“优”的导向鲜明树立。坚持培育点、连好线、拓展面、广覆盖,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主题广场、景观小品64处,按照“一区一主题”,深化“齐心协力建包钢”“军民融合护团结”“北梁安居促三交”等创建内涵,全年培树国家级示范单位2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13个,分类重点打造星级示范单位371个、“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39家,形成“黄河文化示范带”“现代化示范带”“红色文化示范带”“守边固边兴边示范带”,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四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的基础全面筑牢。以“有解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印发《新时代支持达茂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用足用好各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牵头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类项目65个,为10家民贸民品企业发放贷款贴息资金1270万元。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品牌,建立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05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万人,新增就业6万人。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新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69个。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团,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1.5万人次,全市806个嘎查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培育“法律明白人”2462人。深入开展“千名律师进乡村”行动,全市99家律师事务所与545个村(居)委会签订公益法律服务协议,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落实国家“三项计划”,“融”的态势发展良好。认真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160名师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组织2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组织200多名各族少年儿童开展研学、联谊活动10场,组织1000多名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西部计划包头专项”、“青春建功乡村振兴”等行动12场。认真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与六盘水市、银川市和自治区6个盟市建立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联动协作机制,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培育“红石榴”系列品牌,筹建市级“红石榴民族工作专家组”和“红石榴民族理论宣讲团”,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联盟”和“红石榴志愿服队”10支,打造“红石榴家园”75个、“红石榴文化大院”15个、“红石榴创业就业培训室”25个,全方位满足各族群众生活和工作需求。认真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丰富国家文化公园和景区内涵,建设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岸寻梦·阴山下赏花”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年新增4A级景区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1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共接待外省游客856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xw/msdt/202302/t20230214_22408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