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这些在深刻把握民族发展规律和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基础上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党领导民族工作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春节期间,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市民和游客观赏庆新春歌舞表演。新华社发
1.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
长期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平等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民族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践永无止境,党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世界东方辽阔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和道德情感,始终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科学回应和总结,符合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顺应了各族人民的呼声。
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实现了对西方民族理论与思潮的超越。近年来,西方国家民族压迫、种族歧视、宗教仇恨和暴恐犯罪等各类极端问题层出不穷,进一步暴露了其民族理论、思潮与政策存在的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始终用博大胸怀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现了对民族国家理论和民族主义的超越,有效抵御了各种极端思想和错误思想的渗透,走出了一条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
2.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管用的
一百多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效维护了各民族根本利益。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近代以来,在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斗争中,各族人民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共同捍卫了国家统一。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实现空前的大团结,社会总体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我们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挫败了敌对势力各种政治图谋,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根源,极大地激发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心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长期以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了智慧和力量。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力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地位的确立,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地域分布和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载体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全面、基础更加牢固,全社会参与创建的氛围愈发浓厚。
3.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全面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要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铸牢中国心、中华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打下思想理论基础;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必须坚持以民族团结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实际,推动完善政策举措,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深刻阐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维护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必须持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持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高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快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护各民族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