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风俗
宁夏积极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格局
  • 时间:2023-03-03
  • 文章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宁夏发扬传统优势,重在平时、抓好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换心,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在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中推进“共居共学”。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对生态移民、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建集中居住区,采取插花混居的方式规划建设,推动各族群众同小区共单元、同村庄共小组,广泛开展“社区一家亲”等活动,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调整完善学校结构布局,抓好学生分班、住宿安排等环节,推进各族学生合校共读、混班混宿,通过“结对子”“交朋友”等互助互学活动,形成了共同学习生活、共同成长进步的良好氛围。

      二是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促进“共建共享”。坚持面向基层、因地制宜,找准创建活动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探索建立“5585”创建模式,修订完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宗教活动场所7类测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第三方测评,研究制定自治区级示范单位命名管理办法和国家级示范单位以奖代补办法,建立滚动退出机制;改革评选命名机制,命名机构提格为自治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将区直单位纳入评选范围,持续开展评选命名和互观互检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

      三是在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中促进“共事共乐”。坚持平等就业、自由流动、自主创业,完善各族群众共同工作、共同劳动的政策举措、制度保障,禁止以民族身份设置招工条件等现象,同机关共单位、同园区共企业、同车间共班组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用好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等机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开阔眼界、学习本领、就业安居,鼓励宁夏籍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东中部地区群众和高校毕业生在宁夏投资兴业、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工作生活。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03/11613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省民促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举行
  • 省民宗委援青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
  • 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举办
  • 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召开
  • 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
  • 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一期体验项目吉林体验区正式开展
  • 以冰雪为媒奏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新篇章
  • 阜新地区“匠心逐梦——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开展
  • 辽宁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持续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 甘肃印发《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意见》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到宁夏民委开展调研
  • 福建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报告会在厦门举办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工作意见 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消防救援队伍走深走实
  • 云南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湖北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探索“铸牢”意识宣传教育新路径
  • 云南省民宗委和湖北省民宗委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写好文艺创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篇文章”
  • 天津市大力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地见效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