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风俗
浙江宁波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慈城样本”
  • 时间:2023-04-14
  • 文章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宁波市民宗部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各级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市”。为了深入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富有宁波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案例,宁波市民宗局选取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的江北区慈城镇,用中华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推进“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不断扩大民族团结合融“慈”场圈,致力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慈’一家亲”和融圈、示范带,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慈城样本”。

      一、聚焦深厚底蕴 ,共筑人文相济“聚磁场”

      一是在“基因解码”中筑牢红色根脉。以“红色地标”为载体,串连朱贵祠、冯定真理园等宣教阵地为红色游线;以“红色巡演”为媒介,举办音乐剧、宣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课堂等活动为红色专题;以“红色团队”为核心,广泛吸纳各民族优秀人士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伍为红色力量,多维度、全方位带领各族群众触摸历史掌纹、感悟初心使命。二是在“文化漫润”中传承共同记忆。以慈城列入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为契机,围绕“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建设,传承发展耕读文化、药商文化、慈孝文化、建筑文化等中华文化符号,通过举办中华慈孝节、年糕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拧紧各民族情感纽带,联通民族乡情记忆,促进各民族情感交融。三是在“和融实践”中坚守价值原点。在应氏后裔捐资建设的慈城中城小学,专门开设慈孝、京剧、围棋等特色课程,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半浦园教育研学基地打造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研学基地,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融情工程,承办新疆库车等多地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优化系统集成,共筑团结奋进“强磁场”

      一是打造石榴红“同心方阵”。聚焦“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培育,构建(“1+45+N”)²品牌集群,建设融宣传教育、文化展示、联谊交友、活动体验、素养提升等功能于一体的慈城石榴红家园,结合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社会治理等工作,培育石榴红共富基地、工作室、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等,激发各族群众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热情。二是贯通石榴红“全域场景”。以系统化智治为基础,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红石榴议事厅”“民族团结书屋”“援梦e站”“慈里学堂”等平台,完善多方力量参与的“凝心智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实现各族群众社保、医保、养老、教育等事项“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三是优化全要素“交互平台”。引入优质志愿服务组织,依托校外实践基地,联动国家级教育场馆,畅通“宣传教育·筑牢共识”参与路径;发展培养各民族优秀代表人士“民星”,成立古县城发展咨询委员会“智囊团”,拓展“创业创新·共同发展”参与路径;依托“身边的石榴红”志愿“即时”服务,引导各族群众拓宽“交往交流·融合嵌入”参与路径。

      三、拓展内涵外延,构筑同心共富“源力场”

      一是同频滴灌提升“石榴籽”成色。相继落地一大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居民休闲场地,全面保障各族群众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按政策享受均等化服务,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近年来,累计协调解决各民族群众法律咨询、子女就业、社会保险、权益维护等民生问题百余件。二是双向奔赴提升“同心圆”温度。依托辖区产业优势,开展与省内民族地区的山海协作,成立“莲都(江北)高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设立“山海协作·乡村振兴”微型盆景综合化电商直播基地,高频联动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两地合作的“野生小黄牛”“高山有机蔬菜”等项目,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业,有力保障甬城的市场蔬菜供应。三是多维交融提升“慈场圈”密度。以精准紧密融合为循环模式,广泛发动村社、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交流互学、消费引导、产业合作、资源链接等方式,精准帮扶西部地区,并结合短视频直播等新经济业态,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赋能加码,致力跑出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加速度。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04/11626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省民促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举行
  • 省民宗委援青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
  • 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举办
  • 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召开
  • 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
  • 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一期体验项目吉林体验区正式开展
  • 以冰雪为媒奏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新篇章
  • 阜新地区“匠心逐梦——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开展
  • 辽宁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持续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 甘肃印发《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意见》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到宁夏民委开展调研
  • 福建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报告会在厦门举办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工作意见 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消防救援队伍走深走实
  • 云南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湖北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探索“铸牢”意识宣传教育新路径
  • 云南省民宗委和湖北省民宗委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写好文艺创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篇文章”
  • 天津市大力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地见效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