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鄂尔多斯市奏响民族团结“四部曲”唱响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 时间:2023-05-07
  •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各领域各方面展现鄂尔多斯担当、展现鄂尔多斯作为,助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一、聚焦一条主线,奏响团结奋进的“主题曲”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制定出台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的行动方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划(2021-2025年)》等指导性文件,创新探索出144610(“把牢一条主线,搭建四大平台,成立四级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做到十个纳入”)新思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二、成立四级组织,奏响干事创业的“进行曲”

      成立由各级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市旗镇村“四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以自治组织形式成立“四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828个,吸纳一批顾大局、懂业务、甘奉献的老干部、老同志和专家学者,形成“领导小组促进会”运行模式,构建党委领导、促进会发挥作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利用现有文创园、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统战之家等资源,在9个旗区以及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两新组织”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中心(基地、所、站)390个,把实践教育基地打造成为既能开展宣传教育、展览展示、沟通联络的阵地,又能做好文化浸润、互嵌发展的平台。

      三、实施六大工程,奏响创新发展的“协奏曲”

      实施主题宣讲工程。由市、旗区两级宣传部门牵头,统战、组织、教体等部门配合,组建“党校教师骨干+专业宣讲团、机关党组织+中心组+干部、基层党组织+促进会+企业工青妇组织+班组骨干、基层党组织+促进会+社工+志愿者+社区能人”等七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458场,实现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100%覆盖,不断增进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

      实施“石榴籽+”工程。聚焦全面交往交流交融,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特别是企业、嘎查村(社区)等培育一批“石榴籽+”项目,已培育“石榴籽”示范区示范单位172个。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石榴籽”讲堂、“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近万余次。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宣讲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1814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4572次,主题党日活动7716次,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实现全市各级民族干部全覆盖。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中小学校课程教学目录,引导42万余名师生参与民族团结“开学第一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师生心灵深处。

      实施共有精神家园工程。聚焦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重点从加强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等方面入手,用好“报台网微端”各类媒体平台,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实施共建共享现代化工程。把加快高质量发展与促进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实施健康鄂尔多斯行动等方面持续用功、久久为功。

      实施依法治理工程。加大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融入全市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民族事务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建设“智慧石榴籽”信息化平台,提高基层治理管理和服务水平。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推动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动,按规定评选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优化提升民族团结进步“10+6+N”创建体系,坚持将苏木乡镇(街道)、园区、机关、企业、嘎查村(社区)、学校、连队、宗教活动场所、网络、家庭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阵地、主渠道,进一步向服务窗口、文化景区、公园广场、商业街区、市场商场、交通枢纽等重点行业和服务领域拓展延伸,培育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个、自治区级49个、市级305个。

      四、打造优秀产品,奏响文旅融合的“交响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融入各类群众文化、文艺汇演、展示展演等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农牧民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打造了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节等一批品牌活动。打造《石榴红了》《鄂尔多斯青铜器》《这片草原》等以鄂尔多斯民族融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旅演艺品牌。举办《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等7个展览,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打造生态、红色、乡村、城市、工业、非遗及黄河几字弯等七大类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精准规划展示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串联起30余个嘎查村,打造乌审旗巴图湾红色小镇、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等9个乡村旅游集聚区。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xw/msdt/202304/t20230428_23045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