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焦点
历史文化源流丨耳闻不如目见 目见不如足践
  • 时间:2023-05-12
  • 文章来源: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政理》。

      《说苑》也叫《新苑》,是西汉刘向编的古代杂史小说集,按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逸闻轶事。《说苑》取材广泛,记载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便利。比如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

      《说苑》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将其作为重要的文献典籍对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通俗易懂,即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就算亲眼所见,也不如亲自去尝试去实践。

      孔子有一位很有名的学生仲由,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子路,他一生追随孔子,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位列“孔门十哲”之一。

      《论语·公冶长》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是,子路在听到一个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实践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怕原有的知识没有来得及实践而体会不够深、掌握不到位。

      这也就回应了《论语》开篇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经典之论。这样的记载和论述,在《论语》等传统经典中不胜枚举,比如《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庸》里面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等。

      换言之,中国传统哲学天然具备实践精神。像“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等在中文语境中,是尽人皆知的成语。

      提起唐诗,我们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除了名如日月在天的李白、杜甫,还有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孟浩然的诗画田园,这些作品自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描摹出将军之骁勇;“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表明了战士的决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种洒脱的英雄之气跃然纸上。

      这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成为当时的文化风尚和时代气象。

      这种风尚和气象的出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唐代诗人既注重读万卷书,更注重行万里路的实践密切相连。他们通过行万里路来增长阅历、增加才干,尤其是很多诗人都有着边塞军旅生活经历,为今后的一展宏图、实现人生抱负打基础、作铺垫。在仗剑辞亲远游中,丰富了对祖国山川大地的认识,更完善了对社稷苍生的良知。于是,就孕育出了令后人钦羡的大唐气象,如长江大河,似天风海涛,读到唐诗,瞬间就呼吸到阔大不羁的气息,感受到金戈铁马的大气。支撑起这种气象的,则是唐人自强不息、志在四方、自信自立、定国安邦的精神和实践。

      翻阅历史,最能在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默默奉献、接受锻炼、创造辉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披着外套、双手叉腰、笑望前方,这是焦裕禄留给我们的经典印象。1962年12月,正是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焦裕禄临危受命,调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第二天,就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解情况,察看灾情。他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全县人民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争。焦裕禄忍着肝病的折磨,靠着自行车和双脚跋涉2500余公里,走访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丈量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规划。

      党和人民不会忘记这样的好干部。2019年9月,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1年,焦裕禄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新时代,我们能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党培养选拔的无数好干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在人间正道上书写人间奇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力。这既是我们的精神,也是我们的品格。

      黄文秀2016年毕业后,原本可以作为选调生留在南宁工作,却毅然决然回到百色老区,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她就掌握了全村概况和致贫原因。在黄文秀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努力,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就从22.88%降至2.71%。他们共同将一份至诚至敬的奉献写在了大地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党和人民事业新发展新需要,我们党更加重视干部培养选拔,许许多多像黄文秀一样的好干部放弃优越生活,主动选择到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不计个人得失、矢志埋头苦干,书写下新时代党员干部感人肺腑的风采。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书写更多“当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穆铎)

      


    原文链接:http://mzzjw.cq.gov.cn/zslm/zthd/lzwh/202305/t20230509_119482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资源整合赋能 平台搭建助力——自治区民委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召开专题系列节目方案研讨会
  • 包头市大力建设“五个家园” 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 党建引领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石榴籽e起来”联学共建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团结杂志社召开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暨培树“蒲公英·新时代力量”党建品牌专题会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2024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大会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西宁开幕
  • 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9次集中学习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
  •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调研组来省民宗委调研 藏语新词术语标准化和藏语信息技术建设工作
  • 第三届“会通讲堂”主题研讨会举办
  • 果洛藏族自治州举行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省民宗委调研组赴海南州调研督导 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管理使用等工作
  • 青海代表队在“民族团结杯”全国民族式 摔跤比赛中喜获佳绩
  • 扬中市新坝镇:“三个聚焦”开展民族团结 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
  • 盐城市阜宁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民族村乡村振兴情况调研
  • 我省司法行政部门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省民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8次集中学习(扩大)会
  • 省民宗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青港青年一家亲 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芳玉走进隆广初级中学为师生上思政课
  • 陵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