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宁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新推动“三项计划”为抓手,全面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一、共居共学“融”出一家亲情
“一家亲”互嵌社区品牌实现聚人聚心。建设共居共学幸福家园,采取插花混居方式规划建设123万移民群众居住区,组织“中华民族一家亲”、社区邻里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通过汇邻里、融邻情、聚邻力,组织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等群众性交流活动,营造交错融居、共同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实施城乡面貌提升行动,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环境建设标准,打造美丽宜居的互嵌式人居环境,以“生态宜居型”“产业带动型”“乡风文明型”等为主题,打造以闽宁扶贫协作小镇、掌镇滨河生态小镇、泾河源和镇北堡旅游小镇等为代表的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10个,其中7个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庄1089个,全面提升城乡互嵌居住生活品质。创新实施社区“1+N”载体,建设“石榴籽”民族团结小广场、“五朵金花”宣讲教育基地、红色观影厅、统一战线工作联络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多种社区延伸教育基地,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红石榴”青少年交流品牌拓展广度深度。充分发挥东西协作及对口支援机制作用,每年组织各族青少年参加各类夏令营及互访交流活动。3000余名中小学生与北京、福建、新疆、西藏等地中小学生开展“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闽宁少年手拉手”等主题的结对子、游学活动,通过共同走进教育实践基地、历史文化场馆、社会大课堂、同龄人家庭,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生动鲜活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校际交流研学机制,与福建、西藏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二、共建共享“融”出一致共识
“555”总体思路彰显有形有感。创新提出抓好“五项工作”、夯实“五个基础”、作出“五个示范”的“55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思路。充分发挥全区5个地级市、20个县(区)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的示范推动作用,发扬“人民楷模”王有德、“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等200余人全国先进典型的先进引领作用,开展百场学习培训、百期媒体报道、百名典型宣传、百家示范选树,百部快闪短视频等系列宣传活动,分众化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大宣讲6800余场次,编发《石榴籽故事从事》20余万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教育馆、主题公园等60多个,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增进“四个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富脑袋”工作品牌推进共建共享。坚持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完善服务全区各族群众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依托全区27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62个公共博物馆、126个新型文化空间、2765个行政村文化室、580个农村文化大院、1136个民间文艺团体等基层服务点。创作《山海情》《家园》《塞上江南》《宁夏故事》等一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精品力作,打造“文化进万家”等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每年专场演出近4000场次,“文化大篷车”流动演出2万余场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讲好宁夏故事、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各民族交融的地域名片,推动非遗文创与全域旅游创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建设8个非遗展示体验销售场馆,扶持15家自治区级以上非遗工坊,在传承文化基因与共享致富成果中,鼓励带动各族群众学习传统技艺,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
三、共事共乐“融”出一体合力
“山海情”双向就业品牌促进互利共赢。以促进跨区域双向就业创业为重点,发挥闽宁对口支援机制作用,健全完善劳务协作对接服务工作机制。搭建“三位一体”用工服务平台,发挥驻区外劳务工作机构作用,定期交换求职需求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对符合用工需求的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以来,闽宁两地累计开展劳务对接112次,举办座谈会107场,专场招聘会28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8万个,签订劳务合作协议64份,带动就业10余万人。撑起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安全网,建立闽宁两地22个劳务站(基地),累计输送7935人赴闽就业。开展校企合作,全链条推进扶业、扶学、扶志、扶能工程,扩大就业岗位。闽宁模式已成为新时代东西协作促进各民族互嵌发展、互利共赢的全国典范。
“中华情”旅游促融品牌凝聚文旅合力。结合实施“文旅创新升级”工程,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整理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体验项目,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旅宣传全过程。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实施“沙漠水城共圆梦——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项目,开展“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精心打造黄河文化及治沙文化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每年接待各族游客130余万人次,让各族游客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充分发挥旅游“幸福产业”优势,实施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让群众走上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致富路”,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