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岚安刺绣起源于隋,定型于唐,是如意年间贵琼部落降于朝廷的贡品。以其丰富的图案、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韵味闻名于世,被誉为“指尖藏花”。2022年11月,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泸定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立和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为抓手,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深入挖掘、积极探索,将岚安刺绣这一非遗技艺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创造性、创新性地融入各族群众生活,成为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名片”。
(1)“非遗+产业”双轮驱动,绣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多彩画卷。岚安刺绣历史底蕴深厚、制品附加值高,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近年来,泸定县紧抓机遇,守正创新,致力于让非遗“老手艺”变成致富“新产业”。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岚安刺绣,带动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泸定县先后在岚安乡、烹坝镇等地扶持成立了泸定贵琼刺绣有限责任公司、“指尖藏花”民间藏绣专业合作社,激活非遗文化传承“一池春水”。为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泸定县广泛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岚安刺绣培训活动,引领广大妇女群众传承好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赋能产业兴旺。近年来,泸定县开展了刺绣培训20余期,参训学员达700余人次。为进一步提高岚安刺绣的知名度、经济价值,开拓更大的销售半径和消费市场,泸定县还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等平台,举办了岚安刺绣制品展示展销活动等,让带有岚安刺绣元素的服饰、头帕、外褂、围腰、鞋、肚兜、帽子、枕套、装饰等艺术品和纪念品走出大山,擦亮“云裳岚安 贵琼刺绣”品牌。如今,岚安刺绣制品已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非遗+产业”双轮驱动下,小小绣花针带来经济“大效益”,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2)非遗“五进”推动指尖技艺活态传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岚安刺绣流传民间千年,常见于泸定群众的衣物和配饰之中。其制品的每个花样和图案都记载着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一针一线独具匠心。近年来,泸定县聚焦本土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依托非遗项目和传承群体,举办了3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非遗“五进”展演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泸定非遗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让岚安刺绣等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人间烟火”,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乡村”,岚安刺绣传承人娓娓讲述“半边天”巧绣“团结花”、巧手绣出“致富路”等动人的传承故事,让农村群众深入了解一代代“绣娘”的匠心坚守和巧思创新,推动岚安刺绣活态传承。“进景区”,岚安刺绣在泸定桥、海螺沟、成都东郊记忆等景区内进行展示、展演、展销,以“能带走”的非遗工艺品为“带不走”的美景增色添趣。“进军营”,绣娘现场飞针走线,展示非遗指尖技艺和贵琼文化独特魅力,以文化互动交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部队官兵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增进军民鱼水情。“进校园”,岚安刺绣展演为泸定各中、小学校带来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让文化印记薪火相传。“进社区”,吸引各族居民参与体验岚安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和特有的文化价值,增进文化自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岚安刺绣在社区非遗保护实践中获评四川省“非遗在社区优秀案例”。
(3)创新传承激活岚安刺绣生命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据统计,泸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34项,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非遗传承与发展,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泸定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持续加大对岚安刺绣等非遗文化精髓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推动岚安刺绣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交流互鉴,让岚安刺绣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霓裳岚安·贵琼刺绣”比赛等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三交互嵌”舞台,有力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生活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扩宽传承路径,以“非遗+旅游”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近年来,泸定“非遗+旅游”的体验项目日益丰富,让泸定县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今年5月推出的“奇妙泸定进古寨 当一回贵琼绣娘”系列旅游宣传视频,广大网友“云”赏非遗,线上体验岚安刺绣之美。释放节庆效应,让岚安刺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泸定县充分利用庆祝传统节日、举办各类赛事、盛会等契机,有机融入岚安刺绣内容和元素,以充满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方式让各族群众与岚安刺绣“亲密接触”“撞个满怀”,让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越画越大。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