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毕节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两区一典范一基地”主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深入推进“聚民族同心之力,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战略行动,构建同心共建、同心共铸、同心共享、同心共融、同心共治“同心五共”工作机制,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同心共建机制,坚决履行民族工作政治责任。一是突出整体推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出台《中共毕节市委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统筹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部门联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各级党委同步开展政治巡察、各级组织部门同步开展年度目标考核、各级人大同步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各级政协同步开展专项调研指导,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纳入”落实,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强化上下齐动。突出“融”的导向,推动市、县联创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N”全覆盖。近年来,全市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6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77个,并获得全国第十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命名。
二、构建同心共铸机制,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中华民族精神铸魂。通过各级干部培训、学校教育等形式,加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谱系的宣传教育;挖掘近年来毕节大地涌现出的文朝荣、杨晓珍等时代楷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道德模范等各类典型人物事迹,教育各族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二是中华优秀文化感召。深挖毕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同心”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5部彝文古籍入选第五批国家档案文献遗产目录,话剧《守望·撒麻》荣获国家第十九届群星奖,黔西市新仁乡苗族歌舞入选“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用中华文化不断浸润各族人民心田。三是创新平台载体培育。建成“同心”展览馆、奢香博物馆、“绝壁天渠”陈列馆、海雀现场教学基地等教育实践基地30余处、设置宣传标语5000余条、在各类媒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等,激励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
三、构建同心共享机制,齐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一是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动态监测和扶持,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27万元,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二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能源绿色发展,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70余亿元;主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累计培育有机农产品16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04个、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7家,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1.25亿元;着力提升景区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00余亿元;突出山地特色推进新型城镇化,毕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0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1万人。三是发展壮大民族特色产业。实施项目265个;提质打造黔西市化屋村等10余个特色村寨,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构建同心共融机制,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推进各族青年交流。依托毕节—广州对口协作和市内学校间交流机制,近年来,组织50余名青少年开展暑期消防夏令营活动,组织开展“茅台王子·明亮少年”贵州希望工程少年研学活动,已有各族青少年学生270余人参加研学活动。二是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与广州市签订“十四五”期间协作框架协议,与遵义市、云南昭通市、四川泸州市签订共建赤水河流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廊带协议等,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每年转移就业180余万人次,引进一批项目资金、高精尖人才,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三是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融。用好百里杜鹃、织金洞“双5A”景区等特色旅游资源,常态化开展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节庆等活动,开发各类非遗产品1000余种,不断增强景区文化吸引力,2022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5300.9万人次。
五、构建同心共治机制,切实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水平。 一是便民服务同站。“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创新“五减”(减开办环节、减开办材料、减开办跑腿、减开办费用、减开办误差)服务机制,开办企业时限减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推出“交房即办证”一站式服务。实行“便民服务5+2周末办事不打烊”。二是民风培育同堂。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建设“民族团结食堂”试点,村寨红白事集中在食堂内办,明确办红白事时长、规模、规格等,引导各族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三是民事治理同格。推广“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形成县、乡、村、组和相对集中农户“五级”网格管理模式,建成法治文化公园468个,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7个。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