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服饰
甘孜州聚焦“六个建设”助推民族团结
  • 时间:2023-09-17
  • 文章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甘孜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1)聚焦政治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把民族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守正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建立全州6.5万余公职人员全覆盖联谊26万余户籍家庭常态机制,推进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三交相融”的团结格局四项内容。通过实施实践行动,全州各级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三个意识”不断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好风气持续形成,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聚焦经济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387户18194人,出台促进农牧民增收10条措施,实现消除风险1095户4968人。推动“五大帮扶力量”参与乡村振兴,2021至2022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4.82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889个。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实施高原供气供暖供氧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新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9个、“双百工程”精品村100个。建成通乡公路、通村公路2.11万公里,建成川藏高速雅康段,“三大机场”通航,“新甘石”“川藏联网”等重大电网工程全长1.9万公里。完成1635个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49.3万人;构建“6+1”现代产业和“10+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三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和“两个百万亩”农林产业基地。

      (3)聚焦文化建设助推民族团结。持续开展“五史”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成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州县“两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325个,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创作歌舞、戏剧、曲艺等作品150件,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100余场次、惠及群众63.15万人次。实施“坚定信心跟党走·红色基因根植”工程,做好红军长征在甘孜、十八军进藏等革命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打造“全域博物馆之州”,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评选一批工巧大师、卓越工匠、康巴文化传承大使等,传承弘扬甘孜工匠精神,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4)聚焦社会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认真办好省30件、州27件民生实事。实施“教师医生骨干培养计划”,创建省级示范性学校(幼儿园)9所、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3所,学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幼”一体发展的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救助州级统筹,全面实施第二轮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结核病综合防治集中攻坚有力推进;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在全省率先推出“民生保”,覆盖到全州农牧民和城市特困群体,社会救助、就业养老逐步扩面提质。

      (5)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助推民族团结。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上游担当,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三个“百分之百”。全覆盖实施四级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田长制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工作,完成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封山育林46万亩。探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康定、色达成为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甘孜生态底色不断凸显。

      (6)聚焦党的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68个。创评3A村党组织109个、4A村党组织103个、5A村党组织6个。命名五好党支部143个、党员示范岗1082个,打造“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阵地190个,选树党建示范单位154个。扎实推进“万名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工程”,全覆盖培训225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健全宗教工作县乡村“三级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成立300个基层寺管会(局、所)党组织,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为载体,全力将团结理念、法治意识、感恩思想培塑与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有机融合,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全面护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建设。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3/9/13/5453b13b118e49259817d2791a72fea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进北安”报告会彰显榜样力量
  • 哈尔滨新区“尔滨之心欢乐岛”:民族团结新地标
  • 省民宗委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双向奔赴抓共建 优势互补强党建——黑龙江省民宗委探索机关与乡村党建共建新模式
  • 省民宗委召开全省性宗教团体慰问会
  • 2025希望列车出发——黑龙江开行今年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遂宁市蓬溪县“三心三强”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 四川省达州市创新旅游发展业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凉山州宁南县:“三单”发力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
  • 广安市搭建“三个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遂宁市蓬溪县:普安街道唱响“党建+”主旋律 共建手足相亲美好家园
  • 达州市以文旅为媒构建互嵌式环境
  • 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 成都市崇州市:聚合统战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南充市“童心港湾,暖心助学”青年筑梦之旅活动成功举办
  • 都江堰市—阿坝州统战民宗区域联动协作座谈会召开
  • 遂宁市安居区“三个突出”唱响民族“三交”曲
  • 自贡市贡井区:执五笔绘五色 勾勒民族团结进步美好画卷
  • 攀枝花市西区庄上村以“党建+” 推动民族村寨开辟乡村振兴新局面
  • 2024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在阿坝州举办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