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新华社南宁9月17日电
在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3年9月17日,南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尊敬的各国领导人,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出席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0天前在雅加达,在座的许多朋友参加了第2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今天,大家又相会在南宁,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和东盟交流的热度、合作的深度。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本次博览会和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一路见证了双方关系的不断发展。20年前,中国作为对话伙伴国家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得到东盟各国积极响应,开启了双方友好合作的新篇章。2年前,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与东盟各国领导人一起擘画了未来合作发展的崭新蓝图。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团结自强,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牢牢守护了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共同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从2002年的6.1%上升到去年的21.5%,20多亿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坚持合作共赢,推动互联互通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贸合作,在全球经济乏力的背景下实现了贸易投资逆势攀升,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年间增长了16.8倍,双方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累计双向投资总额超过了3800亿美元;我们坚持胸怀天下,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在减贫、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转型等领域不断打造新的合作亮点。中国-东盟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抚今追昔,我们理应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深感走过的历程极为不易和艰辛。展望未来,我们既满怀信心和憧憬,也有一些隐忧和焦虑。动荡不安的世界,纷繁复杂的形势,有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置身当今时代的大背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更要善于把握那千变万化中的“不变”、万象丛生中的“本质”和贯穿事物发展变化始终的“主线”。当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凝结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我认为,这当中有其本质的内核和贯穿始终的主线,这就是习近平主席精辟概括的“亲、诚、惠、容”四个字。这四个字既是中国周边外交方针的基本取向,也是睦邻友好的相处之道,更是我们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在践行“亲、诚、惠、容”这四个字上下更大功夫,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繁荣、和平安宁的良好环境,并使各国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造福地区人民。
第一,更好地践行“亲”字,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感情的交融。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各种交流平台,常见面、多交心,进一步加强对话、弥合分歧、增进共识,打牢共同发展的感情基础。中方愿同东盟一道,以明年共同举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扩大文化、旅游、培训、青年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人民相知相亲。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挥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展会的作用,为双方企业搭建“永不落幕”的交流合作平台。
第二,更好地践行“诚”字,就是要进一步夯实信任的根基。中国古语讲,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诚实守信显得愈发珍贵。对经贸合作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相互之间是否讲诚信,制定的市场规则、形成的政策环境是否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中国历来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的相处之道,一贯诚心诚意对待东盟国家,愿同东盟各国一道,重信守诺开展各领域合作,用实际行动落实好既定合作事项。这里我想再次强调,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力维护和促进公平竞争,努力打造让各国投资者安心放心舒心的良好营商环境。
第三,更好地践行“惠”字,就是要进一步拉紧利益的纽带。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发展机遇,在分享超大规模市场、发挥经济互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中方愿继续扩大进口东盟国家优势特色产品,扩大与东盟的中间品贸易规模。发挥好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作用,不断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建设好各类合作示范园区,拓展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稳定、畅通、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巩固提升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第四,更好地践行“容”字,就是要进一步扩展开放的胸襟。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多元文化、多样民族,彼此之间延续千年的深度交融,让我们拥有了开放包容的共同基因。过去数十年,地区经济在一体化进程中快速增长,正是得益于各国始终以开放促合作、以包容促共赢。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各国增长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坚持开放包容,加强团结协作。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对接,助力东盟各国实现发展目标。中方也愿同东盟国家一道,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经过20年的共同努力,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成长为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建设好、运用好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创造商机、共享成果,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