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昆仑山下的黄金能源。何启金 摄
青海省连续6次刷新并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建成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打造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我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落地青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能源事业发展,精准把脉青海“富光丰水风好地广”能源资源优势,提出“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的重要指示,赋予青海“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作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大要求,为青海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航标、擘画了新蓝图。
青海省清洁能源外送至山东、重庆、上海、河南、江西等14个省市。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赋予了青海充沛齐全的清洁能源资源,使其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未来青海优势产业的“金字招牌”,青海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一路向前。
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我省加快实施第一批大基地项目,力争2023年底全部并网,加快推动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建设,计划2023年并网;争取国家下达海南戈壁基地规模1560万千瓦、第三批大基地553万千瓦,提升国家能源大局中的“青海分量”;挖掘涉水能源潜力,加快玛尔挡、羊曲水电站建设步伐,全力推动李家峡扩机项目2023年投产运行,启动茨哈峡水电前期工作……
我省重点围绕水风光资源富集优势,有力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建设。
在位于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深处,一排排光伏发电板一望无际,犹如一片蓝色海洋……在戈壁中延绵,阳光被它们瞬时转换为电流,通过条条银线奔流向远方。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依托新能源产业正不断积蓄绿色动能。
距这片戈壁滩不远之处,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已见雏形。8月15日,施工人员正开展电气安装作业,力争工程年内投产,以满足当地新能源发电项目新增并网需求。
青海是清洁能源大省,通过多年的高速发展,能源转型已经从“风生水起”走向“风光无限”,这是青海省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截至2022年底,电力装机方面,全省电力装机4468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4075万千瓦,占比达91.2%,新能源装机2814万千瓦,占比达62.9%。
高原风光无限好。随着青海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近日,青海“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的外送通道750千伏丁字口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投运后将进一步推动青海清洁能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延伸发展
“7年前的多晶硅片,2019年已经升级为有‘晶硅电池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IBC电池,技术最为先进,全球仅被极少数企业掌握。”据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IBC电池转换效率已超25%,组件产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产品连续两年荣登国际权威太阳能专业认证机构——PVEL“最佳表现”榜;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突破30.21%,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清洁能源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一个个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了强大支撑。
我省新能源产业不断延伸发展,初步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相对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聚集了15户光伏制造企业,形成5万吨多晶硅、80吉瓦单晶硅,600兆瓦切片、700兆瓦光伏电池、870兆瓦光伏组件等产能规模,配套了光伏玻璃、铝边框、支架等光伏企业,形成了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22年,仅西宁地区完成规上产值525亿元,增长239%。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坐落着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850兆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是世界最大装机容量之一的水光互补发电站,通过“水光互补”的创新模式,将不稳定的光伏发电转换为安全、稳定的优质电源;作为主力建成的海南州生态光伏发电园区,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
数据显示,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581.89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0.8%,2022年完成发电量707.02亿千瓦时,总供热达519.73万吉焦,在青发电量641.42亿千瓦时,超过青海全省用电量的70%。
据黄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以光伏前沿技术为引领,成立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和储能产业创新中心,建立15个联合创新实验室,拥有博士后工作站,正在申报光伏、储能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光伏产业率先创世界一流。
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打造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提升光伏转换效率。
同时,我省加强光伏产业链条系统集成,延伸光伏发电市场应用,带动光伏上游产业发展,做强光伏产业制造集群,已构建起电子级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系统设计与集成、光伏电站建设和运维等较为完整的光伏研发制造产业链,成为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小高地”。
源网荷储探索能源产业转型路径
随着多年的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根基正在不断扎牢扎深,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
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的提出,青海省精心谋划“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大力发展“源网荷储”,将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及电网波动性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实现清洁能源产业逐步壮大。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新能源发电机组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比例增加,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的挑战越来越大。
国网青海电力发展策划部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网青海电力坚持“省内高水平转换消纳+省外大规模输送”双轮驱动,从源、网、荷、储及技术、机制全环节共同发力,积极研究构建具有“大送端”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努力探索破解当前能源转型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的实践路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网青海电力将“新能源精细化消纳分析”这一应用纳入该公司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项目中。完成后的“新能源精细化消纳分析”应用能够精准定位并可视化展示每一个新能源场站消纳受阻的情况,时效性可以达到分钟级。
从新能源装备制造,到生产“绿电”,再到能源消纳,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时代实现新跨越,新征程取得新成就。今日之青海,正驰骋在清洁能源产业建设的发展快车道上,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