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故事
驼铃声声响 红旗进高原—第一面进入拉萨国旗背后的故事
  • 时间:2023-10-14
  • 文章来源: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从茶卡盐湖出发顺着国道G109一路向西,拐进省道S2013,行车不过20分钟,在草滩远处出现了一片被大树包围的建筑,这里就是莫河骆驼场。

      在莫河骆驼场的礼堂旁,是由20世纪60年代莫河骆驼场老会议室改造成的莫河骆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在陈列馆最显眼的地方,挂着第一面扛进拉萨的五星红旗(仿制品),这面一米五见方的红旗由多块红布拼接而成,不太规整的黄色五角星是用黄布剪成缝补上去的。莫河骆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馆长张存虎介绍,这面国旗是解放军第一次开赴拉萨前,由战士和驼工们共同制作的。

      1951年5月23日,随着《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分三路进驻西藏。1951年8月,西北军区派遣第十八军独立支队由青海香日德出发开赴西藏拉萨。

      “当时,独立支队的政委是慕生忠,这也是慕生忠同志第一次进藏。”张存虎介绍,为给独立支队进藏提供后勤保障,西北军区组织起由2万多头(只)牲畜、3000余名战士和驼工组成的运输队伍。“这是莫河骆驼场老驼工们扛着国旗第一次向西藏进发。”

      听着头驼的声声驼铃,跟着红旗向前的脚步,绵延数公里的驼队边走边探路,翻过白雪覆盖的巴颜喀拉山,蹚过布满水洼沼泽的黄河源区,于1951年12月抵达拉萨。

      “从1951年8月上旬开始,驼工们走了4个月,行程近2000公里,总共运粮400万斤,数百名队员牺牲在进藏途中,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牲畜更是损失严重,平均每前行500米就有一头牲畜倒下。”张存虎说,倒下的牲畜成了后面队伍的“路标”,驼工们没有停下脚步,渴了饿了,就抓起一把炒面,嚼几个“雪豌豆(冰雹)”;又冷又困,就睡在骆驼脖子底下。他们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不管再难再险,也要举着国旗前进,将物资运抵拉萨。

      1953年,驻藏部队粮食告急,为缓解西藏物资紧张情况,中共中央西北局紧急组建西藏运输总队,在原有基础上将驼队扩充至骆驼2.8万峰,驼工数千名。甘肃小伙李得瑜就是新驼工之一。

      1953年11月,西藏运输总队的驼队陆续从青海香日德出发紧急驰援西藏。

      一路上,大地被冰雪覆盖,骆驼吃不到草,好不容易碰上一片草滩,还都是长着尖刺的植物,不少原本膘肥体壮的骆驼瘦成了骨架,越来越多的骆驼倒下去了。在恶劣的环境下,驼工们也扛不住了,一个接一个倒下。“但我们不能停,西藏的军民还等着这批粮食。”李得瑜说。

      仅仅用了54天,驼工们徒步1438公里,将第一批近100万斤粮食突击运抵西藏,西藏的粮食危机化解了。

      回忆起那段经历,李得瑜红了眼眶,当时他跟队友拉着15峰骆驼从山上下来,远远地看到山脚下的那曲,这两个满身风雪的驼工相拥而泣,他们牵着骆驼,盯着远处楼房上的五星红旗疾步前行,近两个月的生死征途,在看到国旗的一瞬间终于画上句号。

      据统计,此次任务出发时有2.8万峰骆驼,顺利返回的不足2000峰,骆驼死亡率超过90%。换算下来,相当于每运进西藏5袋面粉就要牺牲1峰骆驼。

      这个几乎将全国的壮年骆驼消耗殆尽的运输任务,也成了修筑青藏公路的原因之一。

      1954年5月,1200名老驼工跟随慕生忠将军,用了7个月零4天,打通了青藏公路,自此,进藏的声声驼铃成了历史。

      70多年过去,第一面进入西藏拉萨的五星红旗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妥善保管,70年前成立的西藏运输总队也早已成为历史,随着青藏高原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完善,前往拉萨之路已成坦途。

      近年来,青海着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位于草原深处的莫河骆驼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在莫河骆驼场开花结果,这个建在红旗下的骆驼场正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新生机”。

      


    原文链接:http://mw.xizang.gov.cn/xwzx/ztzl/mztt/202310/t20231007_3793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阿拉善盟|赛驼迎新春!冬日里的戈壁热闹非凡
  • 凝聚人心,建强堡垒,团结群众 —— 兴安盟科右前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支队伍”志愿服务纪实
  •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盛启《江格尔》史诗交流展演 共赴文化传承盛宴
  • 巴彦淖尔这群孩子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回眸2024 繁花结硕果 阿拉善盟孪井生态移民示范区:同心协力,共筑民族团结之基
  • 河北省民贸民品企业紧急驰援日喀则地震灾区
  • 蓟州区开展“挖掘档案史志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
  • 天津妈妈与新疆娃:孩子们回家啦!
  • 巴宜区2024年粤林两地各族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东莞石榴籽走进巴宜
  • 共绘民族团结新篇章 沪藏青少年小记者团携手探寻30年援藏情谊
  • 那曲市民族事务委员制兼职委员单位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拉萨开班
  • 措美县 组织农牧民赴区外就业
  • 阿里地区突出“四个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民族团结之歌响彻哲古湖畔——措美县哲古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 拉萨市民委联合市委“强团结”专班办组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2024年第二次调度会
  • 阿里地区召开2024年着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专项组第一次会议
  • 日喀则医保赴黑龙江跟班学习活动启动2024年龙藏医保深度“三交”拉开序幕
  • 高原红石榴之——凝心聚力奋进德康 团结之花永盛不衰
  • 昌都市持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 三江大地团结花开正芬芳
  • 措美县召开县委统战工作暨县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