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彝族村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同时也是仁和区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村。该村于1988年开始试种芒果,经过35年的探索发展,从零星分散转变为连片规模,传统种植业升级为现代化农业产业,已发展成为仁和区芒果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围绕芒果产业,混撒拉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共富之路,奏响民族村乡村振兴新乐章。
(1)加大资金投入,为共富助力。从1992年仁和区将省民委下达的一笔12万元民族发展周转资金“借”给混撒拉村用于发展芒果以来,仁和区持续加大对混撒拉彝族村的资金支持。2022年,混撒拉彝族村成为全省2个试点建设的“零碳村”之一,在国家“双碳”战略下,这个依靠民族资金发展壮大的“芒果村”“亿元村”再次迎来发展新动力。在“零炭村”试点建设中,仁和区投入民族开发资金300万元,整合撬动其他资金5850万元,实施“零碳村”建设项目,建设芒果分拣中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销网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在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的同时,还为返乡大学生和本地网红提供销售阵地,帮助果农增加销售渠道,在改善民生中凝聚人心,在发展中为共富助力。
(2)立足基础产业,为共富上色。重点围绕线下收购,设置芒果收购点,通过对鲜果进行分级筛选、分类包装,以满足不同收购商需求;对新鲜采摘芒果进行分拣、包装、装车,从村里的各个收购点运输至全国各地。至今,全村种植芒果面积已达2万余亩,涵盖早、中、晚10余个品种,年产量达1.1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万元。
(3)探索节能模式,为共富赋能。探索光伏+种植模式,将光伏板安装在屋顶,利用棚顶发电满足灌溉需求,实现产业链融合互动;开展零碳村庄试点项目落地建设,带领特色产业向新能源跨越发展,向转型发展迈出步伐。该项目每年可发电260万度,光伏设施每年可节约居民用电60万度,多余电量并网后每年可为混撒拉村集体经济增收58万元。目前,混撒拉村“零碳餐吧”“绿色停车场”“光芒之路”“水光公园”等项目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屋顶光伏高效生发“绿电”的同时,获得源源不断的“阳光”红利。
(4)产区变景区,为共富添彩。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上求变求新,围绕省五星级现代芒果产业园核心区建设,在村内建起了集玫瑰园、多肉园、亚热带植物园、沙漠植物园4个主题园为一体的百花园,以及拥有50余个品种亚热带优稀果树的百果园,为芒果产业植入田园采摘、特色农业、民宿度假、亲子互动、研学康养等多种元素,打造生态休闲观光点,顺利推动“产区变景区”,以此增加村民旅游收入。自建成后,混撒拉村年游客接待量达4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200余万元。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