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内蒙古巴彦淖尔:兴边富民 欣欣向荣
  • 时间:2023-11-05
  •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边境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戈壁红驼牧养基地。

      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与巴音乌兰苏木阿润策格乳业合作社合作建设马奶收集站,促进牧民增收,带动马产业发展;内蒙古英格苏生物科技公司在乌拉特后旗建成1个高标准养殖基地,计划建设5个“托驼所”,与200户养驼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发展驼奶产业……针对传统奶制品行业规模小且加工销售点多面广、生产分散的状况,巴彦淖尔市在边境苏木实施奶业振兴示范项目,促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

      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建成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产生的电就近入网,为边境嘎查村集体提供稳定收入。乌拉特后旗为4个嘎查村集体争取到分布式光伏项目共计0.2兆瓦,投入专项资金88万元,年收益达9.9万元……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边境地区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600余万元。

      同时,巴彦淖尔市在边境地区继续加大投资,实施了生态园农科体验基地、热气球飞行营地、农事体验教学基地、驼奶产业基地及架设电网、肉苁蓉嫁接等项目,持续夯实边境地区经济基础。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打造富民新引擎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不断盘活地方闲置资源,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扶持传统手工艺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通过实施传统铜银器加工、民族手工艺产业园区建设、壮大红陶产业等项目拓宽进城农牧民创业就业渠道,使传统手工艺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

      扶持新兴产业促进民企双赢。深化企业、集体、牧户发展模式,在边境地区引导文旅企业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嘎查村集体、脱贫户增收。乌拉特中旗建成我区西部首个跳伞营地,为游客提供高空跳伞体验服务。

      创新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引导民贸民品企业参与边疆建设,组织17家企业与抵边嘎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边境地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凝心聚力。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边疆地区发展后劲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为加快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了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边境地区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边境旗及甘其毛都口岸全部通高等级公路,所有建制嘎查村全部通沥青路、水泥路。乌拉特中旗被评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旗。

      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近三年,乌拉特后旗结合肉苁蓉项目的实施,为抵边嘎查和连队打井7眼,巩固完善了抗旱应急水源、牧区储水等水利工程。

      用电难问题全面解决。通过实施输变电、偏远牧区用电升级、抵边嘎查电网改造升级等工程,边境地区电力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对于居住分散、大电网无法覆盖的区域,通过实施风光互补方式解决上千户群众用电难问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显著成效。边境旗有效整合兴边富民行动资金,实施高标准新牧区示范户和家庭生态牧户培育工程,新建养殖棚圈、草料库、以牧户为单位的标准化储草棚和以嘎查为单位的应急储备库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了牧区防灾减灾能力,拓展了边境地区公共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空间。

      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全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谋划“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主题“十个一”工程,创新推出“长城两边是故乡”等23篇文创作品,开展“鸿雁文化艺术节”等专题活动10余场,编演《我的家乡》等舞台剧2场,打造传习场所8处,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5个、同心创业就业街区7个。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累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070余场次,发放宣传折页、主题海报等20余万份,投放标语865万条次。

      实施“三项计划”,构建“连心桥”。组织开展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青少年暑期“夏令营”“同心营”“交流营”系列活动和青少年“小小石榴籽”交流营主题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共同学习成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民族团结”互促共融,依托莫尼山文化旅游资源、乌拉特中旗鸿雁文化艺术节等,积极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用文艺宣传凝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全面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确定乌拉特后旗塞上社区、杭锦后旗北环社区等20个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社区试点,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打造沿黄河线、沿边境线两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推动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创出特色。

      画好同心圆,谋好幸福篇。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xw/msdt/202310/t20231026_23997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