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国家三部委《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下发以来,河北省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实际,以河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融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承德市编制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挖掘文物古迹和旅游景区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为景区、民宿、主题酒店等旅游资源赋予新内涵,对全市71个旅游景点导游词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进行规范完善,编印出版《承德导游词精选再编》,对全市5000余名持证导游员进行专门培训,讲好承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城市建设格局,指导承德市实施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多园多点”计划,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主题广场21个,景观小品18处,中华民族路、中华民族桥、中华民族文化长廊等51个,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人心。
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打造更多品质化、特色化、定制化,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吸引全国各地各族游客到河北省和民族地区旅游,让各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知中华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增进相互了解,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省文旅厅推出锦绣长城生态游、长城抗战红色游、冬奥长城冰雪游等12条精品线路,长城河北段33个精华点段入选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指导承德市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生态自然、民族民俗、地域特色、乡村民宿等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博物馆、塞罕坝机械林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精准规划打造展示民族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的10大精品线路,串联起40余个民族乡村。创立“冀疆情·巴州行”送客入疆活动品牌,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模式,开通旅游包机和专列,组织送客入疆自驾游等活动,为新疆旅游引入源头活水。利用各种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西藏阿里旅游,在北京、上海、昆明、桂林等各大国际旅游博览会河北展厅内设立阿里旅游专栏,在河北省博物院举办阿里民俗文化旅游展,在京广、京沪、京张所有高铁上投放14万册《高铁旅游指南》,在《河北旅游》杂志、河北广播电视台《乐享河北》《交通946》及《河北日报》等省级媒体持续宣传阿里旅游,在全国叫响“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旅游品牌。
三、推动旅游业态升级。组织专业机构为西藏阿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编制了旅游业发展系列规划,推动旅游业更好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西藏阿里地区实施古格王朝景区改造工程,重点推进香孜乡特色旅游小镇、扎布让小康旅游示范村建设,连续三年协助阿里地区旅游发展局举办阿里旅游京津冀专场推介会,促进阿里地区旅游企业与内地旅行商进一步交流合作,推动阿里与内地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为阿里旅游产业注入强大动力。河北省文旅厅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承德市与新疆尉犁县分别签署《新时代深化文旅援疆合作框架协议》,在文化润疆、客源市场互动、旅游宣传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援力度,组织河北省歌舞剧院与巴州歌舞团打造大型舞台剧《情系巴音郭楞》,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创新奖,组织新疆罗布淖尔艺术团来承交流演出,社会反响良好。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省文旅厅印发《关于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西柏坡、八路军129师纪念馆、冉庄地道战旧址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档升级,突出爱国主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制作红色旅游宣传图册、全省红色旅游形象宣传片、河北红色旅游研学精品课程及线路、《河北省红色故事精品选集》等旅游形象宣传品。提升旅游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再现工程示范样板,首创首发“云长城·河北”数字云平台,以“微信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管理运行模式,构建可观看、可阅读、可体验、可感悟、可游购的公共文化线上空间,真正实现“一部手机游长城”。依托山海关、金山岭、大境门等长城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和沉浸式体验项目,积极打造智慧景区示范点,让游客真实感受各民族文化交融、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印记。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省发改委、文旅厅等9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河北省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加快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医药资源、特色节庆展会等传统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文体商旅综合体。推进乡村旅游优质化发展,通过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行动,在全省大力推广“旅发大会+扶贫”“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等旅游富民模式,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实现“逆势增长”,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承德“一号风景大道”、张家口市德胜村等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及乡村振兴案例。组织开展精品民宿创建工作,遴选100家“冀忆乡居”精品民宿创建单位,全方位提升民宿创意设计、功能业态、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发展模式和综合效益。承德市编制乡村民宿专项发展规划,打造国家“一号风景大道”、金山岭、环京津聚居区等民宿片区10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150家,国际民宿村12个,特色乡村旅游村镇10个。吸引东中部各类市场主体到民族地区投资兴业,向文旅部推荐10条乡村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线路,持续提升河北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五、用好用活各类基地。组织开展第四批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评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遴选30个业态产品新、带动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隆化县七家镇、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元山子村等村镇入选。举办“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沿线15省份400余项非遗项目参加展示交流,河北省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71项参展,展出大厂景泰蓝、衡水内画、藁城宫灯等200余件传统手工艺品。组织评选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打造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参观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发挥其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共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9个,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积极贡献。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