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2021年8月,兴安盟突泉县在全区率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依托1个县级促进会、10个乡镇促进会、203个村(社区)促进会和2380名注册会员,创新提出“166”工作机制,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效搭建“六个活动载体”,积极发挥“六个作用”,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活动2400余场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走深走细走实。
依托红色文化研究会,搭建理论研究载体,有效发挥理论引导作用。将在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较深研究、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机关干部、学者42人纳入红色文化研究会,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课题研究,立足突泉县红色革命老区的县情实际,深入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发挥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深入开展“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写红色历史、建红色基地、传红色基因”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培训85期,覆盖4600余人。充分利用突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醴泉故事 突泉手创”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突泉县历史文化博物馆、学田乡知雨阁和“板凳学堂”等平台载体,开展“守墓老人汤吉祥的承诺和信仰”、“长春岭剿匪记”等故事宣讲,打造成为盟内重要的宣传教育基地,覆盖5万余人。
依托政策理论宣讲团,搭建宣传教育载体,有效发挥宣传导向作用。成立由各单位宣讲骨干,乡镇宣传委员,百姓名嘴等组成的政策理论宣讲团,结合不同领域分别确定宣讲课题,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精品宣讲课程,深入到各机关单位、各乡镇广泛开展“民族理论进课堂”系列专题宣讲培训活动200余场(次),覆盖12000余人(次)。采用“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在突泉微讯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传专栏,发布专题宣传276期。制作“民族理论微课堂”“民族知识快问快答”等小视频60余期、创作“同心共筑中国梦”剪纸等多个文化产品,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引导工作,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政策法规宣传宣讲活动,有效营造良好共创共建氛围。
依托先进事迹报告团,搭建典型宣传载体,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广泛宣扬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达到凝聚人心、弘扬正气、鞭策激励的效果,成立由宣传、统战、党校等战线骨干力量组成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建立“5+N”机制(即:5名固定的骨干人员+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选优培树各行业、各领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工作案例和典型人物事迹36个,深入到各领域广泛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讲好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系列活动,营造向榜样学习、向典型看齐的浓厚氛围。先进事迹报告团通过将民族团结进步的好声音、好故事、好形象传递给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依托中华文化艺术团,搭建文化交流载体,有效发挥文化浸润作用。依托县乌兰牧骑、舞蹈家协会等,吸纳社会文艺爱好者、大学生志愿者创建“中华文化艺术团”,积极搭建文化交流载体,全面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创作“弘扬中华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微视频系列作品42部,庆七一手势舞《国家》、音乐快板《齐心协力跟党走、民族团结谱新篇》等短视频,播放量30万以上。成立6个工作组深入到乡村、社区广泛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400余场,编排《畅游突泉》《幸福在明天》《老谢相亲记》《守墓老兵》等16部原创作品,在寓教于乐中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受百姓的喜爱和好评,有力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引导作用。
依托“小石榴籽”社团,搭建青年培育载体,有效发挥培根铸魂作用。印发《突泉县青少年“小石榴籽”社团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全县28所中小学校均成立“小石榴籽”社团,由团县委书记任团长,教育局团委书记及全县28所中小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作为成员,积极打造一校一品特色社团,目前有注册会员700人。各学校社团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媒体作用,打造实体化宣传教育载体,加强“滴管式”宣传教育。聘请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代表担任课外辅导员,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组织全县各族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开展县内县外研学90余次,惠及中小学生8000余人;开展“民族之花在校园”“中华文化大家学”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教助学等实践活动200余场(次),参与青少年达4万余人(次),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种子”播撒到各民族青少年心中。
依托乡村基层促进会,搭建抓乡促村载体,有效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县级促进会着力加强对乡、村(社区)两级促进会的工作推力,制定下发了工作指导意见,有效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各基层促进会将致富带头人、种养殖能手等纳入促进会,带领各族群众积极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兴乡村产业”目标,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产业指导。永安镇四家子村、突泉镇柳河村、太平乡赛银花村等村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深入开展“三结对同心筑梦、心连心共建家园”活动,积极加强与周边产业强村沟通交流种养殖经验,通过产业强村带产业弱村,党员带群众,群众带群众的方式,推广种植紫皮蒜、网纹瓜,发展肉牛养殖等产业,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