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1)完善机制体制,非遗资源保护卓有成效。自2005年起,宣汉县对境内非遗文化资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先后成立了宣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小组和保护中心,负责对非遗文化保护有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专业指导。制定“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系列文件,建立非遗文化传承推广团队和帮扶非遗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探索“1+37+N”(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37个乡镇街道和N个重要点位)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为非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目前,全县总计有62个非遗项目,其中,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国家级项目1项,土家余门拳、王幺贡爷系列故事、背篼戏(相书)、马渡民歌等省级项目7项,宣汉民歌等市级项目11项,土家族孝歌等县级名录62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丰富活动载体,非遗品牌成色不断提升。强化非遗文化宣传展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建设纳入全县重点项目,精心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元素的非遗文创产品。深度打造巴文化宣传、余门拳展览、非遗风采展示、重要文物展呈等四个展区,对非遗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宣传展示。同时,全面开展非遗文化进剧院、进校园、进社区、进院坝“四进”活动,通过“文艺轻骑村村行”文化惠民行动,深入37个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企业厂矿、农家院坝、学校医院开展巡回展演。推出“少儿非遗之旅”“巴风古韵”“让世界看见巴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编排大型本土非遗节目“梦回巴国”,连续举办十一届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赛会、七届余门拳展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活动。充分利用县内3个4A景区、7个3A景区,组织开展“春祈会”“土家庙会”“薅草锣鼓”“余门拳展演”等非遗文化活动,不断擦亮非遗品牌。
(3)注重创新融合,非遗传承生机更加旺盛。拓展传承路径,以文塑旅“融”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将非遗元素与县域旅游进一步融合,通过平台搭建、模式创新,主动将独具特色的土家刺绣、土家美食、土家乐器向旅游景区延伸,积极探索“非遗+网络”“非遗+旅游”“非遗+康养”保护传承新模式,深入挖掘本土非遗名人、名篇、名品效益,发挥传承人技能,推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开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省级非遗徐鸭子、县级非遗根雕、巴人村苦荞酒网上非遗购物平台,邀请非遗形象代言人直播带货“非遗产品”,并借助“832”平台,向全国各地进行网上展销,进一步扩大非遗效益转化和影响提升。组织引导非遗项目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新春、元九登高等节会活动,全面提高文旅融合吸附力,切实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