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2020年1月8日,国家民委公布了全国双语学习特色村镇(实践基地)名单,我区百色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成功入选。一年来,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利周瑶族乡、武篆镇以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推动各民族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充分挖掘当地民族元素,稳步推进民汉双语学习使用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汉双语学习使用氛围愈发浓烈,全国双语学习特色村镇(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一、营造双语学习氛围,设立双语学习基地
一是营造各民族互相学习、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利周瑶族乡、武篆镇结合春节、“壮族三月三”、国庆等节日及送戏下乡、壮剧团演出等,先后组织开展一系列双语和谐文体活动,并在活动背景板、宣传横幅、板报上广泛使用壮汉两种文字,在活动现场悬挂、张贴宣传横幅和知识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政策宣传音视频,使用双语(多语)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民族语文的方针政策,鼓励各民族群众相互学习语言文字。二是在利周瑶族乡福祥村设立双语学习基地,以基地示范建设带动良好双语学习使用氛围。福祥村作为自治区、百色市百佳村屯、绿色村屯、卫生村、文明村、最美自然屯、千村万户文艺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共有4支壮剧团、1支舞龙队、2支舞狮队,业余演员近100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浓厚,作为双语学习基地条件得天独厚。首先是双语氛围浓郁,村农耕文化园的农耕文化长廊、农耕文化生活用具展示馆、农耕文化生产用具展示馆、壮剧文化展示馆的标识牌等都使用了壮汉两种文字,农耕文化长廊的16个板块大标题也都使用了壮汉两种文字。其次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出来。福祥村农耕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从春暖花开的犁田、到秋收季节稻谷的收成、再到打糍粑包粽子的农耕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农耕文化的精髓;农耕文化生产用具展示馆及农耕文化生活用具展示馆则陈展了各种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好,社会主义制度好,才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壮剧文化展示馆则充分展示了福祥村作为自治区千家万户壮剧村,其悠久的壮剧文化历史。最后福祥村壮剧团非常活跃,能够结合春节、“三月三”、丰收节等重要节庆,不定期以党和国家的民族、民族语文政策为题材,编制、展演一批壮话戏曲、山歌、快板、小品等节目,给群众源源不断地推送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餐,而村民在看节目的过程也了解、掌握了各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二、语言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一是使用民汉双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年初,利周瑶族乡、武篆镇除通过疫情防控宣传车、设置疫情防控宣传点、张贴横幅、进行网络宣传等,还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移动小音箱”“流动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工具,使用民汉双语把新冠肺炎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知识等内容不间断送到居民小区、村社农户家中,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群众不因语言障碍听不懂疫情防控知识而产生恐慌。二是以学习促基层干部双语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的提升。为充分发挥双语干部在服务群众中的优势和作用,年内利周瑶族乡、武篆镇除常规开展民汉双语学习外,利周瑶族乡还举办了1期乡基层干部壮汉双语学习活动。武篆镇更是丰富双语学习形式,在武篆镇魁星楼下举办了双语学习活动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党务知识竞赛活动,以党务知识竞赛形式提高基层干部双语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双语能力。活动结束后,武篆镇16个参赛队的队员及观众纷纷表示这种活动有意义且喜闻乐见,不仅丰富了党员群众的生活,还提高党员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以后要多多推广。三是以学习促群众脱贫致富本领的提升。年内,利周瑶族乡结合当地产业实际,举办了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瑶族手工刺绣等内容的学习培训活动。活动利用双语形式,用群众听得懂、乐于听的语言,使其学习到更多的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为学习借鉴外地发展经验,武篆镇还组织部分镇干、村干、农户代表前往三石镇兰花基地、三石镇公平村龙华科技园扶贫车间电子厂、长岗岭贵隆食用菌产业园等产业基地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人员在发展支柱产业、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队伍等方面受益匪浅。四是壮语进校园,让孩子们更深刻感受乡音。年内,利周瑶族乡、武篆镇积极稳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双语学习环境、设立校园汉语角、大力推进壮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关心、支持、参与双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双语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深挖语言文化资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语言文化互动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周瑶族乡通过举办主题晚会和壮剧演出,壮、瑶语节目和汉语节目同台演出,充分展示了利周瑶族乡在民汉双语、民族团结等方面建设成效,展现各种语言的高度和谐和融合,丰富活跃了瑶乡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也表达了瑶乡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二是双语介绍传统节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武篆镇充分发挥民汉双语志愿者的语言优势,前往镇内学校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使用壮汉双语向学生科普端午节有关知识。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端午节的知识,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三是双语学习山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周瑶族乡、武篆镇充分利用当地的山歌协会、壮剧团,鼓励和支持干部、教师、民间艺人、山歌手结合收集整理、创作编唱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壮汉双语山歌,举办免费的壮汉双语山歌培训班,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