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服饰
泸县舞动彩龙推动“非遗进校园”
  • 时间:2023-12-16
  • 文章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泸州雨坛彩龙是四川省泸县的传统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东方活龙”。泸县方洞镇作为泸州雨坛彩龙的发源地,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三举措推动“非遗进校园”,让中小学生在非遗传承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多彩魅力和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志。

      (1)基地建起来,龙舞有“练场”。按照“一园一基地”模式,在方洞镇5所中小学校建立非遗传习基地5处,建成传习教室、非遗展厅10余间。2022年以来,投入资金20万余元,升级多媒体设备,更新彩龙、打击乐器、传习教材等传习道具1000余件,不断夯实校园非遗传习基础支撑。2023年,泸州市民宗局划拨市级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基地升级打造。

      (2)名师请进来,龙舞有“讲郎”。聘请泸州雨坛彩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罗德书、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罗德学、张家银、美术老师6人担任指导教师,通过拓展“非遗+教育”融合发展渠道,打造“龙舞+体育”“龙文化+国学”“绘画+掐丝珐琅”等特色非遗课程12门。

      (3)活动办起来,龙舞有“华台”。依托“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节、“庄园祭·屈原魂”“龙舞闹元宵”等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学校参加非遗展演活动20余场次。全镇各校四点半课堂共计开设6个龙舞班、300多名学生参与。全镇各校艺术节专设龙舞表演,每年四校一园共计10余个龙舞非遗节目参加表演。各校“龙舞非遗传承班”学生多次参加了市、县级比赛和演出,并多次获奖,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shfz/2023/12/12/e888880f6ba749ffb13cd014576b539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进北安”报告会彰显榜样力量
  • 哈尔滨新区“尔滨之心欢乐岛”:民族团结新地标
  • 省民宗委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双向奔赴抓共建 优势互补强党建——黑龙江省民宗委探索机关与乡村党建共建新模式
  • 省民宗委召开全省性宗教团体慰问会
  • 2025希望列车出发——黑龙江开行今年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遂宁市蓬溪县“三心三强”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 四川省达州市创新旅游发展业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凉山州宁南县:“三单”发力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
  • 广安市搭建“三个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遂宁市蓬溪县:普安街道唱响“党建+”主旋律 共建手足相亲美好家园
  • 达州市以文旅为媒构建互嵌式环境
  • 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 成都市崇州市:聚合统战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南充市“童心港湾,暖心助学”青年筑梦之旅活动成功举办
  • 都江堰市—阿坝州统战民宗区域联动协作座谈会召开
  • 遂宁市安居区“三个突出”唱响民族“三交”曲
  • 自贡市贡井区:执五笔绘五色 勾勒民族团结进步美好画卷
  • 攀枝花市西区庄上村以“党建+” 推动民族村寨开辟乡村振兴新局面
  • 2024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在阿坝州举办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