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一场降雪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披上一层雪白的外衣。55岁的王永生一早就进了大棚,田埂上鲜红饱满的草莓长势喜人,枝叶间点缀着朵朵白色小花。
过去几十年,在家乡土地上种草莓这件事,王永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些年,村里靠种植草莓有了名气。我去年投了10万元承包4个草莓大棚,今年就见了收益,明年准备扩大规模,再包4个棚!”王永生说。
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曾是玉拉村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但对草莓种植产业却是机遇。“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种植的草莓含糖量高、口感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说,2018年玉拉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300多农户入股,建成占地2000多亩的设施农业示范区,修建千余栋温棚,探索种植以草莓为主的特色农产品。2020年全村整合资源,建设玉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乘着东西部协作战略的“东风”,江苏南京对口支援青海西宁,两地深化协作,结合高原地区所需所能发展特色产业。近几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开展“组团式”帮扶,与湟中区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师徒结对”,破解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在专家帮助下,玉拉村建起了草莓脱毒繁育中心,优化技术手段,丰富草莓栽培模式,目前已有“宁玉”“金陵红”等40多个草莓品种,每年春天可供种苗70万株,亩产增收30%。
2023年,湟中区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共建高原草莓种业研究院,双方签订草莓脱毒苗供应协议,计划3年内向南京地区供应草莓脱毒苗1200万株,开辟了草莓“西苗东输”的新路径。
通过草莓种植,农户们打开了思路,不断引进适种的新品种。“这几年村里建起果蔬配送中心,开展草莓采摘等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产、储、供、销’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曹有明说,目前全村共有340户、1300多人,近60%的村民靠种植草莓等果蔬实现增收。2022年全村生产各类优质果蔬5500多吨,年产值2700多万元,村集体收益400多万。
近年来,西宁市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优良品种培育,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发展草莓产业后,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里一些年轻人也返乡承包大棚,投身家乡热土。现代化的产业园区还吸引来自山东、浙江等地的种植大户扎根高原,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
浙江种植户王利祥有20多年草莓种植经验,他在玉拉村承包了10个温棚种植草莓,也为村里带出6名种植草莓的致富带头人。他说,当地气候适宜,农业设施完备,他有信心继续带领当地村民增收。
当地人说,“玉拉”是藏语音译,意为粮仓。如今,玉拉村民正用双手种下希望的种子,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也将成为当地百姓走上乡村振兴路的新“粮仓”。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