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近年来,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档升级,在强引领、增动力、惠民生上下功夫,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做好宣传教育,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领力
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现代特色产业基地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引导各族群众从实实在在的实惠中,切实感悟“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红原县安曲镇下哈拉玛村借助2020年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建设,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成功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州级特色文化旅游名村。2022年,牧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0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50多个农牧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借助平台载体,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情教育,带领广大农牧民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二、补足短板弱项,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驱动力
坚持用好用活民族类专项资金,借助地区资源禀赋的独特优势,补足地区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短板弱项,推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宜宾市筠连县团林苗族乡相邻3个脱贫村,先后获得600万元的两项资金叠加投入,开发出“鸽贵人”系列产品,打造出“鸽贵人山庄”“云养鸽”等特色养殖体验项目,2022年实现利润89.65万元,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10万元,分红21.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4478元。泸县嘉明镇石燕村在2022年申请到50万元的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打通了当地0.38公里的花椒基地道路,变“断头路”为“致富路”。
三、持续改善民生,增强各族群众推动发展源动力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现实需求,坚持“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发展理念,以民族类专项资金为“引子”,整合撬动各类其他资金,推动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提高各族群众的收益,有力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2013年迤沙拉村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后,10年间通过连续的1000多万元民族类专项资金投入,撬动各类资金近2亿元投入,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6月正式授牌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00元,比2010年增长了328.72%,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9万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蜕变。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