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近日,北方民族大学发布2023年十大亮点工作。
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制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广泛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列为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和“常设议题”,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全年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46次,开展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团队(党委宣讲团)面向全体干部师生开展宣讲100余场次,2万余名师生听讲。
二是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共召开26次党委常委会会议、8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3期读书班,开展2次现场教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篇”“必读篇”“民族篇”“教育篇”“人才篇”,自觉从伟大思想中寻找破解转型升级难题的“金钥匙”,示范引领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其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全校1600余名教职员工每人发放一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校领导和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4个二级党组织书记、150余名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00余场次,完成75项调研成果,校领导班子2篇调研报告在自治区主题教育调研报告评选中获奖,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撰写的23篇咨政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用。梳理出的20个问题、制定的46项整改措施清单已全部销号,主题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是党建思政工作坚强有力。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严格落实校领导包抓学院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做好规章制度“废改立释”工作,持续推进内部治理上水平见成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日自查、周会商、月检查”机制,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层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个党支部通过验收并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获批全区教育系统“五星级基层党组织”2个。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深度构建“学习互嵌、生活互嵌、师生互嵌、文化互嵌”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
四是示范校建设深入推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紧扣增进“共同性”、强化“融合性”、聚焦“融转通”,在选人用人、绩效管理、项目运作、资源整合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一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学科调整和优化,积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讲试用和授课,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强化以正确民族观为核心的政治考核和以教书育人成效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持续推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的“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获评第十二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学校、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区依法治校示范校。
五是学科专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统筹推进“文优、理强、工新”学科专业布局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支持理工医类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学科和化学2个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计划,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持续优化民族学学科二级学科设置和研究方向,获批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北方民族大学电子信息、电商产业学院,先进装备制造现代产业学院获批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在2024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4位;位列全国民族类大学排名第5位;位居2023校友会中国应用型大学排名20强第10位。
六是人才培养水平提质增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扣“四个回归”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省级以上一流本科课程达81门。获批20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5项自治区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校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0项。我校学子在全国性各类比赛中取得一系列佳绩。
七是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聚力建设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才梯队,全面构建“引稳育用促”为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聘任院士增至4名,引进41名博士专任教师,博士教师总人数突破50%,院士领衔、博士组团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形成。1名教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6名教师登上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入选第四批自治区“塞上名师”,26人入选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省部级人才培养项目。30人次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在第三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中,4名教师全部斩获奖项,获奖教师(团队)总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8。荣获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4人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表彰,2人荣获全区“最美高校辅导员”,“重教兴教、乐教善教”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八是科研服务社会有力有效。坚持“四个面向”,将学校发展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倾力服务党的民族工作和地方发展中彰显自身贡献。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项目14项,发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论文123篇,向国家民委,自治区党委、政协等报送调研报告45篇,多项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0余项成果被自治区相关部门采纳,咨政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立项数位列委属高校第一,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批1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列宁夏高校第一。获批牵头组建“自治区新材料实验室”“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五个省部级平台,合作申报的“白芨滩生态修复宁夏回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建设,联合研发的“粉煤灰基土壤调理剂盐碱地改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学校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九是对外合作交流稳步拓展。围绕“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持续扩大“朋友圈”,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和互利共赢开放办学格局。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达成合作意向。与中央民族歌舞团等6家兄弟单位、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等8家政府单位、宝塔实业等35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与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6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选派10名教职工赴国外开展学术交流,首次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53名学生分别赴法国、新加坡等国和香港、澳门地区短期访学,美国、罗马尼亚等国高校的62名专家学者到校访问,哈萨克斯坦、突尼斯等国家的33名学生到校留学,进一步提升了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学校“朋友圈”越来越大,入流入圈的成效更加凸显。
十是北方民大故事更加温暖感人。坚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和舆论宣传。持续完善校外媒体和校内平台深度互动、同频发声的大宣传工作机制,通过“报、网、端、微、屏”全面发力,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故事的稿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做好宣传思想引领,讲好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好做法好成效。积极发动师生中的重点自媒体账号开展宣传报道,迎新生主题晚会、运动会开幕式、欢度中秋节、环卫工人树叶摆造型等暖心感人的故事走红网络,引发强烈关注,在讲好生动故事中上好大思政课。全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民族报、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90余次。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