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风俗
关于第七届“江苏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拟推荐候选对象的公示
  • 时间:2024-02-20
  • 文章来源: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根据江苏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七届“江苏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委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等程序,经审核,现对拟推荐候选对象进行公示:

      一、拟推荐南京鸡鸣寺莲华法师参评“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

      (一)“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参评条件

      长期躬身事亲于慈善(志愿服务)领域,事迹突出、社会影响良好、具有感召力、公信力、示范性的个人、团队。

      (二)简要事迹

      莲华,女,1956年11月生,籍贯盐城大丰,现任南京鸡鸣寺住持、江苏尼众佛学院院长。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弘扬佛教爱国利民、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医疗、教育、救灾等领域的慈善公益活动。

      莲华法师曾先后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等灾后慈善公益活动。新冠疫情发生后,她积极在南京鸡鸣寺发起募捐活动,2021年至2022年期间,莲华法师通过江苏省同泰慈善基金会,先后向南京、陕西、吉林等地的医院及其他抗疫一线单位捐赠了近40万元的抗疫物资与善款。疫情趋缓时,莲华法师动员、组织志愿者参与维持秩序、协助防疫检测,为鸡鸣寺以及周边社区防疫工作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援。

      莲华法师积极参与“爱联网——低收入家庭技能帮扶项目”,在帮助低收入家庭与困境青年行动中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持续参与心理陪护活动,为老人缓解孤独感与恐惧感,每逢我国传统佳节,莲华法师都会组织南京鸡鸣寺开展活动,为周边居民、城市工作者送去一份温暖。

      莲华法师以持续不断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佛教界人士的责任担当,深受广大信众好评和社会认可。

      二、拟推荐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弘化家园 人人圆梦”项目参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一)“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参评条件

      实施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大、运作规范,具有创新性,对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和推广价值的慈善项目、慈善载体、志愿服务项目。

      (二)简要事迹

      “弘化家园 人人圆梦”项目由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发起成立,通过与多家公募基金会合作,凝聚各界力量,帮助贫病孤残学子平等获得教育的机会,助力他们实现读书梦想。项目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资助为起点、持续关怀为重点”宗旨,深入偏远困难地区开展实地走访,掌握真实情况,针对困难、孤残、留守孩子实施救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21年至2022年期间,项目组与志愿者团队、合作伙伴,以西南、西北地区偏远山区为重点开展助学活动,范围涵盖云南、四川、广西、宁夏、青海、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湖北、湖南等。两年来,共家访大山孩子5000余人,累计发放助学金6315391.99元,资助关怀学生5145人次,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力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弘化家园 人人圆梦”项目已经成为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的一张亮丽名片,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拟推荐江苏省同泰慈善基金会参评“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

      (一)“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参评条件

      1.依法登记或认定为慈善组织,治理规范,拥有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较为稳定的工作团队。

      2.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确的慈善活动范围,开展丰富的、符合组织使命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特色慈善活动。

      3.发展后劲足,有较强的慈善资源募集能力和慈善业务开发拓展能力。

      4.社会贡献突出,社会影响较大。

      (二)简要事迹

      江苏省同泰慈善基金会自2014年在江苏省民政厅登记注册以来,一直秉持着同愿同行、慈施永泰的精神,始终致力于探索和践行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涵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基金会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社会救助等多个重点工作,不断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期间,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超3000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1万小时。组织开展了2届同泰“爱联网”暖心行动——低收入家庭技能提升帮促项目,帮扶省内困境青年40人;开展了同泰抗疫救灾项目,支出金额196.6万元,全力驰援湖北、吉林、陕西与南京等地区;组织志愿者以“一对一”结对交流的方式,开展了21期“和老人拉家常”心理陪护活动,得到了社区、养老机构的一致肯定与支持。

      一直以来,江苏省同泰慈善基金会深耕公益慈善事业,塑造了慈善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四、说明

      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2024年2月7日至2月19日)。如对上述候选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时间内与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系。电话:025-83580575。


    原文链接:http://mzw.jiangsu.gov.cn/art/2024/2/7/art_39792_111490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省民促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举行
  • 省民宗委援青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
  • 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举办
  • 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召开
  • 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
  • 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一期体验项目吉林体验区正式开展
  • 以冰雪为媒奏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新篇章
  • 阜新地区“匠心逐梦——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开展
  • 辽宁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持续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 甘肃印发《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意见》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到宁夏民委开展调研
  • 福建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报告会在厦门举办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工作意见 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消防救援队伍走深走实
  • 云南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湖北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探索“铸牢”意识宣传教育新路径
  • 云南省民宗委和湖北省民宗委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写好文艺创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篇文章”
  • 天津市大力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地见效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