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风俗
甘肃省麦积山景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时间:2024-03-01
  • 文章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甘肃省麦积山景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给各族游客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1年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3年被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2024年被命名为第九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

      听石窟故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 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西秦(公元385年-431年),经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1600余年的不断开凿、重修,现存大小窟龛 221 个、造像 3938 件 10632 身、壁画 1000 多平方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中国四大石窟”的美誉。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生动记录了千余年来各朝代的文化特点,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北魏时期建造的大大小小窟龛内,常常出现身着褒衣博带袈裟、宽松交领连衣长裙身姿轻盈的汉装飞天,与身穿较紧身的圆领或袒右袈裟的西域风格坐佛交相辉映,这便是当时胡汉相融的显著表现。不仅如此,北魏前期的魁伟雄健、北魏后期的秀骨清像、西魏的俊秀清朗、北周的珠圆玉润、隋唐的雍容大度、两宋的写实求变等历代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风格,都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果。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北魏早期佛像多为半偏袒袈裟,这种在原有偏袒袈裟基础上加右肩搭一角的袈裟,既体现了印度佛教传统,又增添了中原服饰要素,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体现。

      研文物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麦积山石窟根据自身实际及特点,制定了麦积山近、中、远期考古工作规划。规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目的之一开展考古工作。开展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史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等重大专题研究。先后出版《中国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国美术全集-麦积山石窟壁画篇》《中国美术全集-麦积山石窟雕塑篇》等9本图册,出版了《麦积山石窟志》等多部学术著作,在《敦煌研究》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与国内知名研学机构合作,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利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及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宣传,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历史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玩“剧本杀”游戏,与有温度的中华文化共情。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利用青少年喜爱的“剧本杀”游戏,演绎壁画与泥塑造像里的故事。各族游客分别扮演麦积山塑像中的不同角色,有的俯首下视面容和蔼可亲,有的慈祥如父母、有的憨厚如兄弟、有的文静如姐妹、有的淘气如孩童。有的扮演133窟的小沙弥,嘴角的微笑浅似水纹、深似潭水。有的扮演麦积山石窟中菩萨与弟子说着悄悄话、有的扮演第44窟主佛的“东方的微笑”。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让有温度的中华文化穿越千年时光与各族游客共情。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402/11708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省民促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举行
  • 省民宗委援青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
  • 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举办
  • 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召开
  • 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
  • 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
  •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一期体验项目吉林体验区正式开展
  • 以冰雪为媒奏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新篇章
  • 阜新地区“匠心逐梦——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开展
  • 辽宁省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持续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 甘肃印发《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意见》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到宁夏民委开展调研
  • 福建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宣讲报告会在厦门举办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工作意见 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消防救援队伍走深走实
  • 云南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湖北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探索“铸牢”意识宣传教育新路径
  • 云南省民宗委和湖北省民宗委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写好文艺创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篇文章”
  • 天津市大力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地见效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