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故事
扎囊德吉新村:以民族团结托起“稳稳的幸福”
  • 时间:2024-03-02
  • 文章来源: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生活着藏族、汉族、土族等不同民族790余名群众,该村先后荣获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居)等称号,是山南市远近闻名的“团结村”。图为在德吉新村村委会大院内,祖籍青海,身着藏装的村民张积成(右一),与同村不同民族的群众一起交谈。记者丹增平措摄

      春日的雅江河畔,连绵不断的人造林,各类树木虽形态不同,却在沙丘之上相间而生,绘就“绿进沙退”的美好画面。位于雅江河畔的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日益融合的多民族大家庭,也孕育着绚丽的“团结之花”。

      开民族团结之花,结生活幸福之果。近年来,德吉新村立足村情民意、夯实组织基础,以宣传引导、载体建设和经济发展三大举措,不断实现邻里互助日常化、幸福生活共同化、关怀认可激励化,各民族村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像石榴籽一样更加紧密地抱在一起。

      “小队伍”做好“大宣传”:民族团结教育接地气

      德吉新村村民丹增一身黑氆氇藏装、头戴“次仁金廓(金丝帽)”,操着一口地道的扎囊方言,要不是村里人的介绍,谁也看不出他其实并非“藏家大叔”。

      今年59岁的丹增原名“张积成”,祖籍青海省。在他20岁那年,跟着施工队来到扎囊县。“我当时是修路工,那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工地上大伙儿不分民族相互照应、亲如一家,后来也在工地上认识了我的藏族媳妇,就这样扎下了根。”丹增感慨,时过境迁,不仅民族团结的情谊没有变,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仍在延续,而且村里民族通婚家庭更多了。

      丹增的经历与感慨,是德吉新村“各民族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德吉新村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不断用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宣传宣讲活动,力求做到宣讲人物全员化、宣讲频率常态化、宣讲地点多元化。

      德吉新村着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自2019年山南市启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工作以来,陆续组建了一批“能讲、会讲、善讲”的志愿者宣讲队伍,通过集中、入户等方式进行宣讲,用带着“酥油糌粑味”的语言,向全村群众阐述“三个离不开”思想。2023年,全村开展民团结政策宣讲15场次,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次;三级书记带头宣讲8场次,受教育群众800余人次。

      创新载体求实效:共建共享见行动

      德吉新村在强化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广泛搭建民族团结活动平台,积极探索创建工作新途径新路子,不断丰富创建工作的形式,拓宽创建工作内容,夯实了全村各族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全村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在身边”座谈会,通过村里的民族通婚家庭讲述自身团结故事,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全村集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知识测试,加深村民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开展村级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在全村范围内评选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并进行表彰,引导村民争做民族团结模范。

      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之下,德吉新村各族群众积极组建“邻里互助”志愿者队伍,把照料孤寡老人生活起居、关心留守儿童学习成长、帮助劳力不足的家庭春播秋收等均纳入志愿互助活动范围。志愿者队伍成立以来,共开展互帮互助130余次,依托“爱心超市”为有需要邻里捐赠衣物3100余件,配合村“两委”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0余次。

      如今,德吉新村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全村群众相处其乐融融,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为德吉新村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团结奋斗的力量。

      凝聚合力强基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走在德吉新村,一排排整齐美观的藏式楼房错落有致,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饭馆超市一应俱全,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宜居。

      德吉新村始终坚持将创建工作与推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各项实用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壮大奶牛养殖基地、温室大棚、苗圃基地、大型机械租赁等各项村集体经济项目,全村先后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个、施工队4个,带动群众就业154人,人均月收入达到5000余元。

      德吉新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如今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种庄稼、跑务工、搞经营,村民个个都是勤快人。

      德吉新村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也映照了扎囊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果。

      目前,扎囊县已建成市级民族团结模范县,并成功打造德吉新村、桑耶镇、县中学3个市级民族团结模范单位,1个市级民族团结模范家庭;全县积极开展“十大民心工程”活动,完成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从学前幼儿园开始实施“双语”教育,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一个村居两个医生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和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夯实了群众基础。

      心手相牵,团结奋进。民族团结如同高原上绽放的格桑花一样,坚韧而绚丽。

      


    原文链接:http://mw.xizang.gov.cn/xwzx/ztzl/mztt/202402/t20240228_4052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阿拉善盟|赛驼迎新春!冬日里的戈壁热闹非凡
  • 凝聚人心,建强堡垒,团结群众 —— 兴安盟科右前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支队伍”志愿服务纪实
  •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盛启《江格尔》史诗交流展演 共赴文化传承盛宴
  • 巴彦淖尔这群孩子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 回眸2024 繁花结硕果 阿拉善盟孪井生态移民示范区:同心协力,共筑民族团结之基
  • 河北省民贸民品企业紧急驰援日喀则地震灾区
  • 蓟州区开展“挖掘档案史志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
  • 天津妈妈与新疆娃:孩子们回家啦!
  • 巴宜区2024年粤林两地各族青少年夏令营开营——东莞石榴籽走进巴宜
  • 共绘民族团结新篇章 沪藏青少年小记者团携手探寻30年援藏情谊
  • 那曲市民族事务委员制兼职委员单位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拉萨开班
  • 措美县 组织农牧民赴区外就业
  • 阿里地区突出“四个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民族团结之歌响彻哲古湖畔——措美县哲古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 拉萨市民委联合市委“强团结”专班办组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2024年第二次调度会
  • 阿里地区召开2024年着力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中争先进专项组第一次会议
  • 日喀则医保赴黑龙江跟班学习活动启动2024年龙藏医保深度“三交”拉开序幕
  • 高原红石榴之——凝心聚力奋进德康 团结之花永盛不衰
  • 昌都市持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 三江大地团结花开正芬芳
  • 措美县召开县委统战工作暨县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