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服饰
绵阳市北川县打好“六张牌”全力全域推进旅游促“三交”
  • 时间:2024-03-29
  • 文章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北川县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且红色文化、抗震文化和感恩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北川县积极将现有资源进行转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促“三交”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打好“谋划牌”。根据全县资源禀赋和各片区功能定位,划分出4大功能区域,其中涉农文旅产业的有3个。精耕五大产业链,实行“产业链长制”,文化旅游作为其中之一,成为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组建农文旅产业专班,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片区旅游发展专章规划,完善提升《北川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实施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北川羌族自治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文旅产业链长制工作计划、年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从政策上落实旅游发展资金、补齐产业链条、招才引智等产业支撑,让文旅产业及促“三交”工程能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进品牌建设,打好“营销牌”。用好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和平台,不断推介和宣传北川。利用“大爱北川”“北川文旅”“文化北川”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北川发布”APP等开展线上宣传营销,普及羌歌羌舞羌语羌味等禹羌传统文化。通过还原生活场景的手法拍摄制作宣传视频和照片,“走北川”“舌尖上的北川”“女干部打call”系列短视频将北川饮食文化、医药文化、建筑文化、民宿文化、羌绣文化宣传出去,引发“北川游”“北川购”热潮,推出“文旅局长喊您来过年”快闪视频并作为全省文旅宣传培训示范案例分析。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企业、非遗等借助国家民委“宝马随手礼”“八大胡同民族特色展品展销”“港澳行”,绵阳市委市政府“绵品出川”等活动平台走出去。

      三是专注产品研发,打好“创新牌”。在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开发中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赋予文旅产业新的生命和内涵,也带给游客全新的文旅体验。启动“民族文化融合工程”,支持大禹文化及羌绣、草编、水磨漆等非遗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和研发,采用新理念、新技术,研发设计能够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1000余件。举办羌族服饰设计大赛征集作品270余件推动羌族服饰现代化、生活化转变;支持羌绣传承人陈云珍参加天才妈妈公益活动让羌绣技艺和羌族服饰登上国际时装秀舞台。研发和制作民族特色餐具、茶具、家居用品,开展美食普查,收集整理101道美食,制定“羌滋百味”美食菜单,编制美食图集和美食地图,研发羌族特色菜品,在农家乐、民宿等大力推广使用。建设羌茶、羌漆、羌绣、草编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非遗就业工坊,培育文创类企业7个,并鼓励引用先进设备进行批量化生产,更好地拓宽应用范围、适应市场,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

      四是实施文化惠民,打好“活动牌”。连续五年成功承办“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羌族传统体育“古斯都”、喜庆羌年等大型文体活动及“情歌节”“望果节”“丰收节”等系列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旅游促三交”“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同运动·一家亲”等活动50余场次。积极开展送文化“种文化”“送文化”等文化惠民活动,平均每年进行基础声乐教学与羌族原生态歌曲合唱培训20余次,沙朗舞蹈培训40余次。2023年成功举办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全国“四季村晚”秋季(四川北川)示范展示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石椅村第七届枇杷节等节庆文化活动,为各地游客呈现独具风情的文旅大餐,让各民族情感纽带更加紧密牢固,交往交流交融图景更加丰富多彩。

      五是推动项目建设,打好“能力牌”。近年来,北川大投资近100亿元,全力推进古羌部落文旅综合体、北川新县城文旅综合提升项目、北川城市数字IP提升项目、大美羌城-泛美航空科技城、北川安昌河“一河两岸”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以此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旅游承载和接待能力。2024年大力实施“六开迎客”冲刺行动,力争航空旅游开飞、大禹文化陈列馆开馆、大熊猫动植物园开园、沙朗恰双创民俗文化旅游街开街、《少年禹传奇》动画片开播、乡村音乐会开唱,为游客显现旅游新热点,文化新高点,提升旅游体验感,充分展示北川的良好形象和精神力量。

      六是推进乡村旅游,打好“振兴牌”。采取“非遗+乡村振兴”“文化+乡村振兴”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发羌民俗体验、茶文化研学等精品旅游路线12条。石椅村的“好样子”辐射周边、带动片区,打造“石椅IP”,全类别设立“石椅子”商标,让“进羌寨、住羌居、品羌宴、赏羌舞”,成为北川民俗旅游的名片。以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道中华·荣耀羌山”品牌建设,撬动部门及社会资金共同打造二八垭、西羌神木寨、禹穴沟景区、西羌幽谷等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康养功能于一体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让更多群众分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并在发展过程中推动各民族经济相依、文化互鉴、情感相融。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4/3/28/5f686a2ba12545f0a987aeeec11837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进北安”报告会彰显榜样力量
  • 哈尔滨新区“尔滨之心欢乐岛”:民族团结新地标
  • 省民宗委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双向奔赴抓共建 优势互补强党建——黑龙江省民宗委探索机关与乡村党建共建新模式
  • 省民宗委召开全省性宗教团体慰问会
  • 2025希望列车出发——黑龙江开行今年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遂宁市蓬溪县“三心三强”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 四川省达州市创新旅游发展业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凉山州宁南县:“三单”发力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
  • 广安市搭建“三个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遂宁市蓬溪县:普安街道唱响“党建+”主旋律 共建手足相亲美好家园
  • 达州市以文旅为媒构建互嵌式环境
  • 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 成都市崇州市:聚合统战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南充市“童心港湾,暖心助学”青年筑梦之旅活动成功举办
  • 都江堰市—阿坝州统战民宗区域联动协作座谈会召开
  • 遂宁市安居区“三个突出”唱响民族“三交”曲
  • 自贡市贡井区:执五笔绘五色 勾勒民族团结进步美好画卷
  • 攀枝花市西区庄上村以“党建+” 推动民族村寨开辟乡村振兴新局面
  • 2024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在阿坝州举办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