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服饰
自贡市沿滩区“四个三”模式,结出民族团结“石榴硕果”
  • 时间:2024-04-12
  • 文章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沿滩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三个着力”、推进“三个强化”、实施“三项计划”、坚持“三项发力”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战略性、重要性工作来抓,主动融入全市“两市两城”,沿滩“两区一城”发展战略,全区各族群众团结一致,石榴籽越抱越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一、聚焦“三个着力”,进一步壮大民族工作“根系”

      一是着力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9镇1乡2街道、74家部门和单位均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构建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创建体系,以及“1个领导小组+7个专项工作组+N个创建单位”责任体系。二是着力抓实工作措施。先后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会、区委民族工作等会议,13次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沿滩区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7个指导性文件,并纳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增大考核权重,建立创建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全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三是着力完善工作保障。区级财政每年将民族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坚持不低于30万元经费用于创建;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均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用于保障基层创建工作正常运转。全力保障民宗部门工作力量,增设统战事务服务中心,新增编制2名,全区配备186名民宗专兼职信息员,充实民族工作力量。

      二、推进“三个强化”,进一步肥沃精神家园“土壤”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聚力建设卫康院“共学”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兴元路社区“共居”民族文化体验馆等面向社会公众的主题教育场所12个,构建创建实体矩阵,打造仙市“三交中心”“家风馆”陈家祠、“盐商会馆”永安閤乐祠等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个,使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既能“润物细无声”,又能“无声胜有声”。二是强化文化浸润。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灵,精心打造仙市民族主题公园,成功申报茶马古道仙市盐码头国保项目,打造“釜溪河盐运历史文化走廊”“天府旅游名村”12个,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个,草雕艺术、扎染等成为地方民族文艺特色产品,创新推出歌曲《沿滩谣》《说唱沿滩》、诗歌《沿滩赋》等文艺力作,在潜移默化中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八进+”活动。近年来,组织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互观互学活动暨民族团结街区文化周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200余场,提炼总结各类宣传信息2000余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先后荣获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个人)2个、省级示范单位(个人)11个。

      三、实施“三项计划”,进一步延伸各民族三交“藤蔓”

      一是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印发《沿滩区关于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方案》,丰富交流形式,开展富全学校“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项目”“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喜迎二十大”夏令营等活动50余次。依托基地,组织凉山、沿滩两地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赴凉山州脱贫攻坚陈列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江姐故居等地开展交流学习,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两地青少年心里扎下根。二是大力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持续深入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工作,与凉山州美姑县等地区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打造“沿美”品牌,推动两地各族群众在就学、就业等各方面交往交流交融。创新开展“共育民族技能人才”行动,采取“企业定向委培制”形式帮助各族群众实现就业1200人;开展“共建民族团结大院”行动,推动各民族在全区21个社区的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成功探索出散杂居地区与民族地区互观互鉴新样板。三是有效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充分发挥4A仙市古镇景区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示范点作用,举办“彩灯草编文化艺术节”“信步沿滩 美过周末”系列民俗旅游活动180余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近4000元/户/年。创新打造民族团结示范街区,打造“三交”中心800平方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在信念上融荣与共、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

      四、坚持“三项发力”,进一步充足依法治理“养分”

      一是坚持在法治服务建设上发力。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明白人”“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等五个工作体系,实现全区12个乡镇(街道)21个社区92个村法律工作和服务网络全覆盖,为全面践行“枫桥经验”打牢工作基础,为依法治理提供法治保障,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支撑。二是坚持在法治宣传教育上发力。常态化开展“八五”普法,扎实开展法律宣传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活动423场次,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将民族工作与平安沿滩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机融合,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事件118件,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坚持在和谐氛围营造上发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畅通公安、国安、网信等部门信息共享,每年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4次。积极做好各族群众的服务帮助工作,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流动和常住群众,建立问题台账,将各种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帮助各族群众解决住宿、就学等问题35个,不断维护团结和睦大局。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4/4/10/786f7cfc17424a0da19257aa909bb8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进北安”报告会彰显榜样力量
  • 哈尔滨新区“尔滨之心欢乐岛”:民族团结新地标
  • 省民宗委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双向奔赴抓共建 优势互补强党建——黑龙江省民宗委探索机关与乡村党建共建新模式
  • 省民宗委召开全省性宗教团体慰问会
  • 2025希望列车出发——黑龙江开行今年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遂宁市蓬溪县“三心三强”推动民族工作提质增效
  • 四川省达州市创新旅游发展业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凉山州宁南县:“三单”发力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
  • 广安市搭建“三个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遂宁市蓬溪县:普安街道唱响“党建+”主旋律 共建手足相亲美好家园
  • 达州市以文旅为媒构建互嵌式环境
  • 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 成都市崇州市:聚合统战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南充市“童心港湾,暖心助学”青年筑梦之旅活动成功举办
  • 都江堰市—阿坝州统战民宗区域联动协作座谈会召开
  • 遂宁市安居区“三个突出”唱响民族“三交”曲
  • 自贡市贡井区:执五笔绘五色 勾勒民族团结进步美好画卷
  • 攀枝花市西区庄上村以“党建+” 推动民族村寨开辟乡村振兴新局面
  • 2024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议在阿坝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