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时评
持续推进古籍再造 让古籍活起来 传下去 ---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捐赠最新出版图书
  • 时间:2021-08-04
  • 文章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交融、互学互鉴,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7日上午,省民族宗教委古籍办协同课题组喜马拉雅文库,在四川省图书馆进行了《小五明文献分类集成》图书捐赠活动。

      

       《小五明文献分类集成》是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藏族古籍经典系列丛书》之一《伯东班钦全集》,之二《俄堪钦巴登却兄传记》之后的第三部系列丛书,由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策划组织,喜马拉雅文库具体搜集、整理、编纂,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选编了历代550多位作者共1380余部(篇)著作,具体是将这些古籍珍本、孤本、手抄本、梵夹本等文献典籍分门别类,加以集合和总结,汇编成典。全书共193册,4800余万字,分语言文字、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天文历算学等6个部分。

       古籍作为珍贵的文物级藏品,不能为读者随意翻阅利用,整理再版古籍就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8月该书一经出版就赢得了广大古籍爱好者和学术界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古籍文献藏与用的矛盾,为古籍保护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总价值45万元的《小五明文献分类集成》图书,有针对性的无偿捐赠给了包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西南民族大学、阿坝州藏文编译局等50家相关研究单位和民族院校。

       通过古籍图书捐赠活动,有力提升了我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成果社会效益。丰富文化供给,让更多的人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让藏在博物馆、束之高阁的古籍“活”了起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文化自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dtyw/2021/7/9/96913aff44744dca803d4234d201167d.shtml

    相关新闻

  • 自治区民委部分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革命精神 品读先辈经典——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第一季度编辑业务技能提升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
  • 全区民委主任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 上好开工第一课——自治区民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期专题读书班
  •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西双版纳州召开全州民贸民品企业座谈会
  • 红河州个旧市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路径
  • 玉溪市华宁县“四强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大理州三举措助推“旅居大理”建设
  • 蚌埠市举办2024年民族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 红河学院到金平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 池州市举办统战(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
  • 楚雄州姚安县“四个坚持”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 榆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督导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
  • 德宏州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揭牌
  • 西双版纳州图书馆“云南省杨玉良院士工作站”赴老挝开展贝叶文化交流活动
  • 文山州富宁县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取得“五好”成效
  • 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延吉举行
  • 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宗教工作
  • 玉溪市新平县推进“文化润心”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