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冬日阳光下,莽莽群山间,一排排民族风情的别墅式民居随山丘起伏错落,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对即将搬进的新房很满意。凉山州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结盟新寨”。曾经,这里“山坳坳里搭‘三房’,三个石头支锅庄,无床无被席地睡,房破脊寒围火塘。”如今,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走进村民阿说瓦格的家,客厅宽敞明亮,沙发、茶几、电视等一应俱全,墙上挂着两幅背景不同的全家福。一幅是在新房前拍摄的,一幅是在原来的土坯房前的合影。“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阿说瓦格一手抱着孙子,一手竖起了大拇指,“共产党,卡莎莎(彝语音译,表感谢)!”
彝海村,地处大凉山腹地,当年彝海结盟的发生地。
▲彝海结盟纪念碑。薛玉斌摄
1935年,一支年轻的队伍以解救被关押的穷人、肝胆相照的歃血结盟,向彝族同胞宣示“红军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宗旨。受此感召,彝族同胞护送红军走过布满瘴气的密林。当红军强渡大渡河时,队伍中已有了许多生死相随的彝族青年。
彝海结盟的佳话,代代相传;共产党的真情,温暖凉山。主持彝海结盟仪式的“红色毕摩”沙马尔各的孙子沙马依姑还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日子里,父母总是说:“将来会好的,共产党不会忘记这里。”
共产党不会忘记这里。伴随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设、发展,红军当年的诺言一步步实现。从“一步跨千年”的社会嬗变,到“跑步奔小康”的美好生活,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在大凉山践行着初心和诺言。
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70年前,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交通闭塞等多种原因,直到脱贫攻坚战打响前夕,凉山仍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17个县市中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深度贫困县,全州2072个贫困村中1350个村的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堪称“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
战斗注定艰苦。但任何艰险都无法阻挡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州布拖、昭觉、美姑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被称为“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的凉山州整体摆脱贫困,彻底摆脱了“贫困枷锁”。
这背后,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凉山人民和全国帮扶力量共同奋力写就的一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凉山答卷。
▲喜获丰收,乡亲们很高兴。凉山州委宣传部供图
要脱贫,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的“交通大会战”随之展开,一条条通村公路修到了山村里,村民出行、销售农产品、进城看病、学生上学都有了便利的条件。
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让凉山累计7.4万户35.32万人实现了“一搬跨千年”的历史巨变。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凉山持续强化产业扶贫,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发展,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金钥匙”,打开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门。
▲凉山州雷波县汶水镇马处哈三峡新村幼教点,孩子们在快乐地玩耍。冷文浩摄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凉山不断推动各项教育扶贫政策,通过“一村一幼”“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方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丰富教育体系,严格控制辍学,让孩子们回到学校……
如今的凉山,公路通了,村民富了,彝家新寨雕梁画栋,老乡们喜迁新居,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工地建设如火如荼,市场超市里样样都有,乡村教室中书声琅琅,农家书屋内书香氤氲。一件件喜事,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昭示着凉山人的幸福新生活,诉说着凉山“一步跨千年”的巨变。
80多年前,大凉山的彝族同胞们坚信,跟着共产党,定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当年的愿望已经实现。
乡亲们知道,世世代代跟党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记忆
彝海结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革命武装遭受严重挫折,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一次规模宏大、气壮山河的战略大转移,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长征。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军主力的追堵拦截。为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红军决定借道彝族聚居区,迅速抢渡大渡河。然而,穿过彝族聚居区并不容易。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聚居在四川冕宁大凉山一带的彝族同胞,对山外的人有很深的猜忌和敌视。
红军组建了由刘伯承任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的红军先遣队,在队伍中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一路上,他们解救被关押的穷苦同胞,并向沿途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
红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当地彝族头人小叶丹与刘伯承在彝家海子边见面会谈。刘伯承向小叶丹介绍了红军的宗旨、任务、纪律以及主张彝汉平等的民族政策。深受感动的小叶丹表示愿与刘伯承结为弟兄。两人歃血为盟,并商讨成立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其后,他们将红军一站一站安全送出彝族聚居地,为红军强渡大渡河赢得了时间。
彝海结盟的故事,是长征途中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缩影。红军长征跨越从南方到北方的十几个省份,经过了苗、瑶、侗、彝、布依、壮、土家、羌、仡佬、藏、回、裕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民族工作和长征命运乃至革命前途息息相关,从党中央到红军部队每个指战员,都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模范遵守群众纪律。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如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都得以很好地实践,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各族人民也都把红军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从各方面给予热情支援和帮助,主动为红军筹粮、运粮、当向导、护理伤病员。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加入红军队伍,为革命事业增添了新鲜血液。
各民族同胞对红军长征的支持,是红军胜利的重要保障。同时,长征也使各民族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正确地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才能消除民族间的对立和隔阂,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