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为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5月23日-29日,昌江组织考察团赴贵州、四川等地考察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学习了贵州、四川等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经验,对补齐昌江县创建工作短板、提升工作成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考察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团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小荣担任团长、县政府副县长张惠红担任副团长,特别邀请了省民宗委政策法规监督处一级调研员王儒民、一级主任科员赵浩担任考察指导,并协助联系贵州省民宗委和四川省民宗委,保障了考察调研顺利进行。考察团成员包括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民族事务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昌江思源实验学校、海南黎之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王下乡、石碌镇城北社区等有关单位(企业)负责人,目的是继续选树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典型模范,打造创建工作亮点。
考察团同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宗委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宗委举行座谈,深入学习了两个自治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先进经验。考察团还实地调研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都匀市龙潭社区、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和县政务服务中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榜香玉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镇远县博物馆和中元禅寺;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河西小学、羌族博物馆,以及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广都社区和白鹤社区欧城花园小区,深入学习了当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等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贵州和四川作为民族工作大省,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面措施丰富、方式多样、成效显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氛围十分浓厚,创建工作经验和启示启发对深入推进昌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贵州、四川等地创建工作经验
(一)坚持高位推动。贵州、四川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部署安排。黔南州、黔东南州等地均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督促指导各单位开展创建工作。黔东南州镇远县为民宗局增加3名编制、公务用车1辆,支持抓好创建工作。黔南州将创建工作“五个纳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纳入意识形态专项巡视巡察、纳入民主生活会剖析的重要方面、纳入财政预算,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黔南州、黔东南州切实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项经费,按照州(市)每年度人均1元、县(区)每年度人均2元配备创建工作经费,直接列入当地民宗委(民族局)经费预算,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强化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贵州、四川等地在推荐评选表彰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示范单位等基础上,州(市)、县(区)同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起到了以点带面推动创建的效果。
(二)注重宣传教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贵州、四川等地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黔南州、黔东南州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法治宣传日、民族节庆日、赶集日等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发放《创建知识宣传手册》《民族宗教政策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广泛发动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创建。黔东南州凯里市将万博广场更名为“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天柱县注溪乡建设了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广场,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新了载体。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河西小学利用教学楼走廊宣传展示古诗词、剪纸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让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强化齐抓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非统战(民族)一个部门之责,而是各单位、各部门共同的责任。贵州、四川等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氛围浓厚、成效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齐抓共建、协力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黔东南州等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落实到相应职责部门牵头负责,“进机关”由机关工委牵头负责,“进社区”由民政局牵头负责,“进企业”由工信局和工商联牵头负责,“进乡村”由各乡镇党委牵头负责,“进学校”由教育局牵头负责,“进军营”有武装部牵头负责,“进宗教活动场所”由统战部负责。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各牵头单位创建工作成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有效推动各部门主动抓好创建工作。人大、政协主动发挥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作用,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强化舆论引导、提升监督实效,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达到了广泛参与的目的。
(四)突出自身特色。贵州、四川等地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贵州积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红色教育,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巩固了创建工作的思想基础。黔南州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培育、壮大布依族枫香然、苗族刺绣、水族马尾绣等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贸民品企业544家,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黔东南州瞄准景区人流量大的特点,在“七进”基础上,增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在各大景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镇远县依托“黔东重镇、滇楚要冲”地理优势,中原文化、荆楚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等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大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丰硕。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发掘了被评为中国好人的中国唐卡绘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拉孟,并将其发展成为社区少数民族服务工作的优秀骨干,帮他建立了“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唐卡展示馆”,传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双流区欧城花园小区针对小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和退休老干部多的特点,建强小区党支部,由退休藏族党员领导干部泽洛(原白玉县委书记)等退休老干部担任业委会成员,通过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实现了各民族居民和睦相处,成为2020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观摩点。
三、昌江县创建工作存在的短板
对比贵州、四川等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措施成效,我县创建工作存在的短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主线不够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相比贵州、四川等地,昌江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工作方面主线不够突出,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较为片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工作上以偏概全,以传承保护黎族苗族传统文化代替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二是工作合力不够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既包含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又包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等实质性工作;既包含讲好本市县民族发展故事,又包含讲好中华民族发展故事,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而非一个部门所能完成。但目前,大多数单位和干部普遍认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统战部门、民族工作部门的事,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资金保障不够到位。昌江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大背景下,深入持久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尤为重要,但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专项资金却处于较低水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创建资金保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集中资金打造几个点位。
四、深化创建工作的启示建议
(一)突出主线,高位推进。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锚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目标,高站位高标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优势,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补齐创建工作的短板,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资金投入,按照全县年度常住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确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经费,纳入县委统战部(县民族事务局)年度经费预算,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根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测评指标,按照《昌江黎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严格落实各领域创建工作任务。考虑到海南省直管市县的特殊性,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任务过程中,要重点参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的测评指标,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要加强沟通协调、强化支持配合、相互搭台补台,努力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事半功倍、一举多得,不断提升创建工作实效。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督查检查,确保每一项创建工作任务及时有效落实。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按照国家民委部署要求,重点开展好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阵地。充分运用网站、电视台、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各类宣传媒介,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营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投身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创建之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载体,高标准建设好民族团结进步公园(木棉公园)和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宝瑞公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有机融入到公园和广场的宣传设计中,通过网红打卡点设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由线下向线上拓展,润物细无声地把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植入广大群众脑中。
(四)挖掘资源,打造亮点。积极引导各单位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本系统本领域优秀素材和资源,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支点,激发创建工作内生动力。立足我县实际,讲好黎族文化、东坡文化等民族文化故事,讲好汉族、黎族、苗族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讲好各民族齐心协力决胜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故事,让昌江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抓手。坚持齐抓共建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既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覆盖,又要重点打造和选树创建工作的模范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亮点,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