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时评
南平市“四举措”探索民族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 时间:2024-10-31
  • 文章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南平市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民族村特色产业发展,不断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一、聚焦传统产业,引领转型升级

      以培育壮大武夷山市星村镇黎前畲族村地瓜粉丝品牌为重点,积极探索发展差异化、多样化乡愁产业,以“土特产”撬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一是优化运营模式。党委联村共建,组建地瓜粉丝产业专班,整合人才、资金、厂房土地等资源。产销平台带建,由乡村振兴公司主导,搭建地瓜粉丝种、产、销一体化平台。科技惠农帮建,加强地瓜粉丝种植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培训,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二是提升生产质效。建设地瓜粉丝加工示范点,加强与科技部门沟通对接,邀请本土技艺传承人参与。推广“共享厂房”模式,利用地瓜粉丝生产与茶叶生产周期错峰规律,盘活茶厂资源闲置时段。将闲置农田统一流转,种植黎前村富硒地瓜,严格执行减肥降药、绿色有机的标准化种植规程,预计2025年全镇地瓜种植面积可提升约40%、达1100亩。三是拓宽销售渠道。由乡村振兴公司对接扶贫助农平台、供销社、电商、商超、饭店等销售渠道,洽谈当年度地瓜粉丝订单量和价格,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化购物体验。利用前兰抖音基地、黎源“侨兴”电商基地等平台,推出地瓜采摘直播、带货专场等特色活动。

      二、依托绿色生态,延伸产业链条

      在建阳区黄坑镇三峡民族村大力发展竹产业,2023年全村竹业实现产值3.6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7万元。一是科学利用资源。统筹竹产业资源,争取扶持资金30余万元,开设竹山机耕路58公里。加强技术指导,实行竹林垦复等竹林丰产科学技术措施,培育优质高产竹林,每年砍伐毛竹约10万余根,毛竹销售额达20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收入林地使用费18万元。二是创新抱团模式。牵头组织全村31家竹制品企业成立筷乐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产业联盟,每年累计创造产值2.2亿余元,增加各族群众收入3200多万元。三是推进竹旅融合。引导村企将竹编文化和畲族文化融入进传统竹工艺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畲族文化风情园、畲族舞台、响鼓水世界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带动工艺筷等伴手礼销售100万元以上。

      三、盘活闲置资产,培育新兴产业

      盘活顺昌县建西镇际会村原有闲置房产、山林田等资产,把“沉睡资产”作为促进乡村振兴和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助推器,有效激活“一池春水”。一是推动闲置房产变共富资产。成立物业公司,利用民族村产业发展资金,对旧仓库、车间等闲置资产进行修缮改造。以物业经济为支点,创新实践“物业+企业”模式,积极引进手工作坊企业,在为入驻企业提供固定劳动力的同时,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共享共育闲置林田。在保护基本农田耕地的前提下,加强农田护岸防洪堤建设,改善际会村坝下厂撂荒地,提升撂荒地使用率。通过“认领一亩田”项目,由省联通公司党支部合作认领15亩土地,用于种植“煊两优香占”天然优质大米,并以3.5元每斤价格销售供给公司职工,实现村企合作共赢。于2021年成立劳务公司,通过与“福建洋口林场”开展“百场结百村”活动,流转溪边闲置山地,打造杉木育种基地180亩,23户林农每户增收3至4万元。在林地套种中草药黄精,在山垅田推广培植中草药黄精、白芨等,村财收入由2021年的38万元稳步增长到2023年的53万元。

      四、发展制种产业,铺就振兴“稻”路

      以浦城县古楼乡大洋村水稻制种为依托,培育壮大民族村水稻制种品牌,指导带动村产业发展。一是推动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创新机制、共促脱贫、壮大村财”的工作思路,成立浦城县大洋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统一流转整合农户山场、土地、林地等闲置资源,谋划发展水稻制种产业。2023年,大洋、留墩、岩止头、坊坞4个自然村通过股份合作、自耕自种,有效盘活零散、闲置农田400亩,成功开展水稻规模化制种,年产值达120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12.16万元,增加务工岗位50多个,农户增收逾41万元。二是以科技帮扶促质效提升。加强与科技部门沟通对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为大洋村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邀请市、县农业水稻专家实地教学,进行技术指导,提升水稻制种生产质效。带领大洋村水稻种植户参加特派员技术指导全过程,致力于成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村适用型人才。


    原文链接:http://mzzjt.fujian.gov.cn/xxgk/gzdt/dsdt/dsdt/202408/t20240827_650723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自治区民委部分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革命精神 品读先辈经典——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第一季度编辑业务技能提升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
  • 全区民委主任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 上好开工第一课——自治区民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期专题读书班
  •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西双版纳州召开全州民贸民品企业座谈会
  • 红河州个旧市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路径
  • 玉溪市华宁县“四强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大理州三举措助推“旅居大理”建设
  • 蚌埠市举办2024年民族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 红河学院到金平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 池州市举办统战(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
  • 楚雄州姚安县“四个坚持”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 榆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督导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
  • 德宏州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揭牌
  • 西双版纳州图书馆“云南省杨玉良院士工作站”赴老挝开展贝叶文化交流活动
  • 文山州富宁县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取得“五好”成效
  • 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延吉举行
  • 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宗教工作
  • 玉溪市新平县推进“文化润心”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