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时评
昭通市做实“绿色+”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 时间:2024-11-04
  • 文章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昭通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擦亮绿色底色,筑牢生态屏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修复与治理的关系,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聚焦“扩绿、兴绿、护绿”,制定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四级林长体系,全市共设立林长2881人,划定管护网格34408个,贯通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林长制责任体系。因地制宜推进规划建绿、拆违补绿、留白添绿,加大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力度,不断拓展绿色空间。有序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和10大示范项目,以家庭“小美”汇聚乡村“大美”,推动村庄面貌大幅提升。

      突出绿色亮色,赋能产业发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重点打造竹子、花椒特色产业,稳步推进核桃产业,积极发展林下产业,全力推动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出台了《昭通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昭通市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保障文件,2023年争取到竹产业财税金融支持资金8.55亿元。筹建昭通市竹产业发展研究院,与国内业内有关专家学者对接,探索昭通林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创新等,为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产业,壮大昭通苹果、永善枇杷、绥江“半边红”李子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优势增收产业,带动了“生态颜值”“幸福指数”双提升。

      提升绿色成色,助农增收致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昭通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林业产业绿色经济成为昭通乡村百姓致富的新经济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2年、2023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分别达174.39亿元和230.39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竹子、花椒、核桃产业覆盖区户均收入分别达1.2万元、1万元、0.27万元。目前,竹产业基地达629万亩,投产315万亩,今年鲜笋产量预计突破50万吨、竹材产量预计突破30万吨,总产值力争190亿元;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165万亩,投产面积137万亩,今年产量预计8.2万吨,总产值力争150亿元。积极发展以天麻、林药、林菌、森林蔬菜种植及林下养殖、林下采摘为主的林下经济30余万亩,今年收入预计可达130亿元。


    原文链接:https://mzzj.yn.gov.cn/html/2024/difangdongtai_1031/40564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自治区民委部分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革命精神 品读先辈经典——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第一季度编辑业务技能提升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
  • 全区民委主任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 上好开工第一课——自治区民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期专题读书班
  •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西双版纳州召开全州民贸民品企业座谈会
  • 红河州个旧市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路径
  • 玉溪市华宁县“四强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大理州三举措助推“旅居大理”建设
  • 蚌埠市举办2024年民族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 红河学院到金平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 池州市举办统战(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
  • 楚雄州姚安县“四个坚持”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 榆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督导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
  • 德宏州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揭牌
  • 西双版纳州图书馆“云南省杨玉良院士工作站”赴老挝开展贝叶文化交流活动
  • 文山州富宁县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取得“五好”成效
  • 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延吉举行
  • 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宗教工作
  • 玉溪市新平县推进“文化润心”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