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时评
普洱市以“非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时间:2024-12-02
  • 文章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普洱市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发系列非遗文化旅游新项目和新场景,不仅实现了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激活,也进一步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非遗+研学”点燃乡村游新热情。普洱市以非遗项目为核心,结合旅游休闲的形式,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精髓,促进乡村文旅的深度融合。以墨江县联珠镇碧溪村曼海组为例,该组依托非遗研学,巧妙融合竹编、陶艺、绝版木刻、刺绣等当地特色手工技艺,推出了集科普、参观、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新模式。游客可以在此亲手制作陶杯、竹编工艺品、扎染手帕,体验哈尼刺绣和品尝当地美食,丰富多样的研学项目使曼海组迅速成为研学游和乡村游的热门目的地。

      “非遗+节庆”打造狂欢盛宴。普洱市民族文化底蕴浓厚,通过“非遗+节庆”的创新模式,动态将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近年来,普洱市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将傣族泼水节、墨江国际双胞节等传统民族节日作为载体,巧妙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巡游、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民族歌舞展演、非遗文化集市等多元文化元素。节庆期间,泼水狂欢、双胞风情巡游、太阳广场“抹黑脸”、哈尼长街宴、非遗文化集市等活动精彩纷呈,集中展示了普洱民族风情文化,丰富游客的旅游消费,让游客在悠闲中感受到了普洱的“慢生活”魅力,同时促进了各族游客交往交流交融。

      “非遗+文创”引领消费新潮流。针对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和体验,追求个性化和文化深度的趋势,普洱市文旅部门鼓励文旅企业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实用功能相结合,设计出富有当地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黑陶瓦猫、茶具、傣锦茶席、佤锦茶席、象脚鼓饰品挂件等文创产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更成为了普洱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在“遇见普洱文创雅集”上,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创产品,还能观看和参与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进一步感受普洱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普洱市通过“非遗+”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推动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原文链接:https://mzzj.yn.gov.cn/html/2024/difangdongtai_1126/40569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自治区民委部分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革命精神 品读先辈经典——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第一季度编辑业务技能提升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
  • 全区民委主任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 上好开工第一课——自治区民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期专题读书班
  •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西双版纳州召开全州民贸民品企业座谈会
  • 红河州个旧市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路径
  • 玉溪市华宁县“四强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大理州三举措助推“旅居大理”建设
  • 蚌埠市举办2024年民族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 红河学院到金平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 池州市举办统战(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
  • 楚雄州姚安县“四个坚持”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 榆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督导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
  • 德宏州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揭牌
  • 西双版纳州图书馆“云南省杨玉良院士工作站”赴老挝开展贝叶文化交流活动
  • 文山州富宁县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取得“五好”成效
  • 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延吉举行
  • 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宗教工作
  • 玉溪市新平县推进“文化润心”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