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移民搬迁安置点深圳小镇居住着来自百色市9个县(市、区)95个乡镇304个村1.7万人的脱贫人口,少数民族居民占70%以上(壮、苗、彝、侗、仡佬等16个民族)。当地于2018年成立右江区四塘镇百祥社区对安置点进行管辖。近年来,百祥社区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从推进智能高效服务、深化协同共治格局、扩大产业发展效应、完善社区设施配套建设、移风易俗树新风五个方面拓展互嵌式社区“服务圈”,凝心聚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百祥社区建设成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民族团结幸福家园。
一、聚焦“融”字,强化阵地建设,着力推进空间互嵌促交融。一是着力畅通流动空间,坚持“服务先导、统筹资源、优先利用”原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3个功能室,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优化提质“菜食住行购、科教文体卫、老幼站业警”15项配套设施,建设有便民利民“9个中心”,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之家、清廉家园、“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功能站服务作用形成“一站式”“社区10分钟服务圈”,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着力构建数字服务空间,积极推广“农事城办”做法,在安置点提供就业、民政、卫生、法律等方面45项代办业务,落实搬迁群众权益保障。组建流动服务队,全面推行“代办式服务”“上门式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需回原迁出村镇办理的事务,避免出现“两头跑”现象,“线上主办+线下帮代”助推服务能力提升,增强各族群众对城乡治理能力的认可。
二、聚焦“凝”字,强化点面结合,着力推进文化互嵌谋认同。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把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增进共同性为原则,寻找和传播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经典故事、生动案例,挖掘整理百越之地到百色地区交融汇聚的民族交流史,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提升社区党员对“天下一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二是突出宣传引导,发挥中华文化的凝心聚力功能。借助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社会组织等宣传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自2023年以来,通过社区搭建的道德讲堂、党员主题党日、知识讲座、远程教育基地和农家书屋等各种学习场所,以学习贯彻党的系列会议精神和各类民族团结文件精神为重点,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理论、民族文化等宣传教育54次,促进各民族在系统化、立体化的文化共享与精神共通中实现文化互嵌。
三、聚焦“合”字,强化产业互补,着力推进经济互嵌共发展。一是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发挥百色开发开放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成功打造“党建引领+龙头企业+联合社+搬迁居民”多方共同发力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标准厂房、林业产业园、兰花基地、农贸市场、集体商铺、就业帮扶车间等9个集体经济项目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加工项目、“柚香谷”供水项目等项目建设,有力推动社区集体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78万元。二是抓好就业服务。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充分发挥深百合作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等21家工业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就业200余人。同时,依托右江区零工市场,采取送岗上门、优化“251”就业帮扶等线上线下推荐招聘信息方式,13254名劳动力就业率达94.76%,已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目标。同时,积极开发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作为兜底政策,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四、聚焦“稳”字,强化基层治理,着力推进社会互嵌共享平等。一是健全管理主体化机制。推动建设居民荣誉超市,引导搬迁群众通过献言献策、认领和完成任务、参加志愿服务等方式获取积分,到超市兑换相应物品;推行党组织、社区、物业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管理事务,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发挥主体作用。二是健全服务精细化机制。科学制定社区物业管理办法、社区居民公约、移民生活须知等相关服务制度,组织开展培训,强化搬迁群众的素质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物业管理确保各族搬迁群众城市生活无障碍。三是健全治安共建机制。打造融合“社区综治中心”“网格微法庭”和“社区警务室”三位一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阵地体系,建立网格化服务队伍,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选聘有群众工作经验的脱贫户担任网格员,定期开展入户服务工作,履行“调解员”职能,让矛盾化解在基层,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安全稳定基石。同时,组建“社区民警+物业保安+公益性岗位+网格员”治安巡逻队,多方联动,提升安置点治安联防能力。
五、聚焦“新”字,强化基层治理,着力推进心理互嵌育新风。一是加强“手足情深”互助守望。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中华民族之家、儿童之家、妇女之家、青年活动室、文明实践中心等作为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法治宣传”“文明礼仪”“家庭美德”等宣教活动,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专题文艺晚会、端午节、重阳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30余场,实现易地不易俗,把各种文化一起“搬”进安置点,促进各族群众沟通和交流。二是加强“弘扬正气”树新风。组织制定居民公约,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评比,以典型带动广大群众从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动家庭改变传统观念,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社区风气。2022年百祥社区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