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花山岩画是广西唯一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唯一入选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宁明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保护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政治责任,坚守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破解花山世界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不健全和文旅融合度不高等难题,赓续历史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花山文化内涵和外延,构建现代化花山文化产业体系,以世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擦亮世遗“金名片”,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形有感有效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任务。宁明连续29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宁明花山岩画成为国家边海风景道崇左段探秘之旅线路之一,被文旅部纳入“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推荐。
一、构建花山世界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推动花山文化“活”起来。一是构建现代化文化景观保护监测体系。成立花山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采取水上巡航和陆地巡查相结合的模式,创新运用“人防+技防”等监测手段,强化对花山岩画保护区内项目监管,加强对遗产区、缓冲区管控,进一步增强遗产保护依据和力度。二是创新非遗文化研究机制。成立非遗研究学会,整合学术力量,对花山文化等课题进行系统研究,举办中国岩画遗址遗产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艺作品,增强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传播力。在非遗文化的辐射带动下,宁明县先后完成4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申报成功非遗项目73个。三是创新设立“崇左花山日”。自2023年起,崇左市将每年7月15日设立为崇左花山日。宁明县利用“花山日”、“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开展非遗传承文化宣传,鼓励创作推出以花山岩画为主题的优秀文艺精品。四是创新花山文化数字赋能机制。创建花山博物馆,构建花山历史文化资料数据库,借助数字化背景,以虚拟与现实结合,多方位演绎“花山之形、岩画之舞”意境,游客参与花山岩画的保护和传承,由被动观光游转向深度体验游,提升体验感,推动文旅深层融合。五是创新花山文化传承方式。大力推广普及“花山拳”,将“花山拳”列入《宁明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3年—2025年)》,出台《宁明县推广“花山拳”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以“花山拳”进校园为载体,从小培养文化传承人。2024年,全县共有区、市、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9人。
二、构建现代化花山文化产业体系,推动花山文化“火”起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观,强化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探索创新运营模式。一是推动土地效率变革。在推进文旅发展中,积极破解旅游服务设施领域和空间布局的短板,陆续盘活闲置抵消土地,以项目打造文旅新阵地。开发改造荒山荒坡,打造骆越文化宫、骆越山庄、花山温泉谷等,探索商、农、旅“三产合一”的花山温泉商业街经营模式,提升文旅产品附加值。大力布局整合岩画周边景点,加速景区住宿升级,串珠成链条,把非遗文化流量变为“留量”。二是实施“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与广东省新会区合作,依托其科技优势,打造景区特色文化IP,提升特色商品消费水平。开展花山文创设计大赛,将“小红人”等花山符号融入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实现花山文化打造的差异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花山文化。三是构建农文旅融合机制。为实现“吸引来游客,更要留得住”目标,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和实施,围绕花山要素,打造一批文化特色村庄,串起“一镇六大文旅特色村”,丰富文旅业态。鼓励和扶持当地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利用闲置农房建设旅游民宿,引导村民售卖土特产,带动村民创收增收。经过摸索创新,惠民红利不断释放。2023年宁明县带动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300万元,年游客量已突破700万人次。202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6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宁明县接待游客635.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79%;实现旅游总收入62.15亿元,同比增长14.16%。
三、构建花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推动花山文化“走”出去。一是探索文旅与传统节庆深度融合新机制。固定举办“三月三骆越王祭祀大典”“宁明花山国际文化旅游美食节”“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周年庆”等民族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广泛参与、深度体验,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丰富旅游消费场景,放大世遗效应。二是创新“文化遗产+”模式。通过文旅带动、打造特色、集成发展,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建设特优农产品加工中心,逐步形成小龙虾加工一条街等产业集群,实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入客渠道,带动文旅消费结构升级。三是创新文旅开放合作机制。打造跨境旅游线路品牌。以落实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为抓手,以崇爱高速竣工通车和爱店口岸旅检通道开通为契机,谋划打通花山岩画至越南下龙湾的旅游线路,打通花山岩画至越南下龙湾的旅游线路,把花山文化旅游推向国际。四是建立交流交融协作机制。与越南邻近四个县建立政府官方交流机制,就旅游互通等事宜积极沟通,探索建立在双边景区举办文化艺术交流、青年联谊等活动机制,助推两地文化不断交流交融。组织到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推动花山文化走出国门。加强与区内外文旅合作,依托广西边关旅游联盟,采取联合优惠政策措施,推动花山景区与其他景区联合。推动花山国际传播中心与越南芝文化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提升花山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传承项目》获评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西“十佳案例”。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