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宗教
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蓄力发展
  • 时间:2021-08-06
  •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近年来,特别是《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以来,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立足南疆、面向东盟,充分发挥优势,发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城乡居民看中医、用中药获得感显著增强。目前全区建有中医类医院132家,中医类医院床位数3.78万张,比2015年分别增加24.8%、38.6%;中医类医院总诊疗量1973万人次,占全区医院总诊疗量的20%,9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城乡居民看中医、用中药获得感显著增强。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治疗率达9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两次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院、桂林市中医院、北海市中医院、玉林市中医院进入全国百强。

      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新产品的创制,强化中医药壮瑶医药资源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研究。建有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研究室,中医药科技创新总体实力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药监局认定,实现国家级药品重点实验室“零”突破。

      中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广西是中药材之乡,原生中草药超过7500种,建有世界级药用植物园,实施“药用植物4.0计划”,建设药用植物资源库。遴选“桂十味”道地药材和31味区域特色药材,中药材种植面积约700万亩,规上中药生产企业11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医药工业65%以上。玉林市建成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超100亿元,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以学术传承、临床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中青年临床骨干和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全区拥有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2名,桂派中医大师28名,广西名(老)中医196名。

      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深化拓展。实施中医药壮瑶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向海外传播。与老挝卫生部共同编写出版《老挝草药典》,推进老挝药用植物园建设;联合东盟7国150名专家编撰出版《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扩大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成功举办6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3届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和11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形成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格局。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9717559.shtml

    相关新闻

  • 本溪市召开2025年度民宗局长会议
  • 葫芦岛市召开全市民宗局长会议
  • 盘锦市组织宗教界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本溪市民宗局举行2025年宗教界代表人士团拜会
  • 抚顺、本溪、丹东、葫芦岛等市全力维护春节期间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 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 北京市佛教协会组织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专题培训
  • 北京市佛教协会召开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 资阳市实化“五化”要求加强宗教界思想引领
  • 省民宗委驻村工作队:建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 安顺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旅游景区讲解员培训
  • 守正创新谋发展 团结共绘同心圆 ——黔西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综述
  • 省民族博物馆举办冬至主题文化活动
  • 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举办“同心圆梦 共谱华章”——民族代表人士喜迎2025新年联谊活动
  • 修文县探索“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创新结合 文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 吉林省佛教协会第六次代表会议在长春召开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吉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惠民演出在敦化大剧院举行
  • 2024年度贵州省翻译系列民语专业职称评审会在贵阳召开
  • 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第一期)开班
  • 清德大和尚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内江圣水寺举行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