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廊坊市广阳区 “四项举措”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装上“加速器”
  • 时间:2021-10-20
  • 文章来源: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01
    强教育 聚共识
    依托党史学习教育等,深入开展红色教育、革命历史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凝聚起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的共同意识。
    02
    搭平台 促交流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文体活动和创城工作为桥梁,探索建立互融式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机制,结合迎接创城复检工作,以打造美丽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文化”“民族团结+体育”等主题活动,美化社区周边近4万平方米、整修民族村道路10余公里、扩容提升文化广场7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家国情怀、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03
    树典型 抓创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先锋示范作用,引导各创建单位积极开展“讲奉献、争优秀、树典型”系列活动,支持从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和群众中培育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和模范,勉励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发扬风格、发扬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目前,累计挖掘民族团结典型事迹6起,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3人,先后成功创建广阳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个。

      


    04
    夯基础 谋发展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将民族团结融入中心工作,作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等重点项目的“生力军”,以“民族团结+”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少数民族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对贫困村和乡村振兴试点镇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帮扶,累计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项目50余个,探索开发民族文化和产业振兴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20余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累计惠及基层群众超10万余人。

      


    原文链接:http://mw.hebei.gov.cn/html/sxgz/20211014/17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