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是全国九个边疆省区之一。广西有边境县(市、区)8个,与越南的4个省16个县毗邻,陆地边境线长696.125公里。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20多年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兴边富民行动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高度重视、高点布局、高位推动,先后制定兴边富民行动两个五年规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出台边民扶持、财政、金融、土地、社会保障、人才支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补偿、对口支援等系列扶持政策,实施四次边境建设大会战和新时代兴边富民三年行动,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兴边富民行动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重要措施,大力实施以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为重点的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近年来,广西边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祖国南疆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效果突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军民同心守好祖国“南大门”,千里边疆呈现出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大改善、大团结、大稳定的大好局面。
兴边富民行动示范村屯——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弄朋屯
综合实力飞跃提升
20多年来,广西边境地区八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长约7倍,财政收入增加约9倍。其中,东兴市2018年跻身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榜单;凭祥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区前列;靖西市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区县域前列。
靖西市城市一角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20多年来,广西边境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其中,防城港、百色两市开通高铁;8个边境县(市、区)公路总里程达8383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乡乡通等级沥青(水泥)路、村村通硬化路,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有效衔接,并且拥有港口和航空保障的综合交通网络。边境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总体达83.75%,光纤网络通达边境地区全部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边境地区乡镇、行政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3%以上。
2016年10月15日,贯通广西5个边境县(市、区)的崇左市至靖西市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韦革宁摄
全长725公里的沿边公路极大地方便了广西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出行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20多年来,广西边境地区民生不断改善,边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各项民生事业跨越式发展。边境八县(市、区)中,5个国定贫困县(石漠化片区县)全部脱贫摘帽,4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49万人全部脱贫。
边境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层群众就医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边民生活补助历经5次提高,现达到每人每年2500元。
2019年12月,广西陆地边境口岸和抵边村寨实现4G网络全覆盖。图为百色市那坡县百南乡边民用4G手机自拍,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李永锋摄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粮食、糖料蔗、特色水果、蔬菜、茶叶等传统优势农林产业持续发展。锰、铝、木材加工、加工贸易,边境贸易,物流仓储,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壮大,基本形成以边贸加工为主的沿边特色产业经济带。2019年实现年接待游客6658万人次。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蔗糖产业是广西边境地区的主导产业
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沿边开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近年来,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开发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东兴、凭祥两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取得多项改革试点“全国第一”和“广西第一”。一批口岸和互市点得到升格或扩大开放,实现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在广西8个边境县(市、区)全面覆盖。实施边境口岸建设大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单一窗口”“提前审结”等覆盖边境重点口岸。边境贸易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启动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改革,加工增值率最高达70%。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试点领先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连续8年居西部省区之首。
友谊关口岸是中国连接越南并通往东盟国家最大的陆路口岸。图为中国工程设备出口东盟国家庞立坚摄
参与互市贸易的边民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交易结算中心等待结算
生态优势持续彰显
牢牢把握“生态优势金不换”理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明显。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人工造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逐步完善,边境地区森林覆盖率达65.89%,生态安全屏障牢固建立。实施重点营造林工程,将边境地区天然林保护试点单位由原来的2个县扩大到全部有天然林的边境县。边境地区成功创建5个自治区级生态市、20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83个自治区级生态村,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
崇左市大新县明仕田园生态良好,风光秀丽,环境舒适,宜居宜业
防城港市防城区红树林防护带卢伊琳摄
团结稳定不断巩固
广西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百点工程”深入实施,边境民族团结模范长廊基本建成,边民“五个认同”不断增强。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不断完善,维稳控边能力进一步增强,边境和谐稳定。
实施团结稳边工程,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格局。图为防城港市防城区守边模范、曾任尖峰岭哨所哨长的陆兰军在中越边界护理界碑
积极推进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百点工程,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增强边民“五个认同”。图为位于广西边境一线的崇左市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丈鸡屯的瑶族群众一起绣党旗方安宁摄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