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时评
丽江市“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成效显著
  • 时间:2021-10-22
  • 文章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自开展“十百千户”工程以来,丽江市通过认真选点、科学规划、合力推进,认真组织实施三轮共162个民族“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建成一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脱贫摘帽、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点,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一是以宣传教育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点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全面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以脱贫攻坚为引领,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双融合、双推进”,找准两项工作的契合点、切入点和共鸣点,进一步弥补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短板、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有力助推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三是以群众主体为原则,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原则”,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择优实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项目,确保群众最大收益、最广泛收益,示范创建点的经济社会得到加快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有力提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四是以产业培植为重点,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示范点的发展后劲作为示范引领建设工程的一项重点内容,充分用好示范点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项目,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支持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形式,调整和优化示范点的农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扩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提高示范创建点的发展后劲。五是以美丽宜居为目标,在创建工作中贯彻落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求,通过实施人畜分居、庭院硬化、房屋美化、村寨亮化、村寨主道绿化等工程,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让示范创建点旧貌换新颜的同时,给村寨带来新风尚,让群众找到应有的家园归属感。

      


    原文链接:http://mzzj.yn.gov.cn/gzdt/dfdt/202110/t20211022_746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自治区民委部分党支部联合开展“传承革命精神 品读先辈经典——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
  • 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召开第一季度编辑业务技能提升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
  • 全区民委主任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 上好开工第一课——自治区民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期专题读书班
  •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西双版纳州召开全州民贸民品企业座谈会
  • 红河州个旧市探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路径
  • 玉溪市华宁县“四强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大理州三举措助推“旅居大理”建设
  • 蚌埠市举办2024年民族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 红河学院到金平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
  • 池州市举办统战(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
  • 楚雄州姚安县“四个坚持”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 榆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督导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
  • 德宏州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揭牌
  • 西双版纳州图书馆“云南省杨玉良院士工作站”赴老挝开展贝叶文化交流活动
  • 文山州富宁县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取得“五好”成效
  • 延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学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延吉举行
  • 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宗教工作
  • 玉溪市新平县推进“文化润心”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