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调研
漳州市:多维植入文化自信,助推民族乡村振兴
  • 时间:2021-10-29
  • 文章来源: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
  • 作者:佚名
  •   

      漳州市通过培育少数民族文化体育人才,运用新媒体宣传民族文化,创新文化宣传载体,实现多维植入民族文化自信,加快民族乡村文化振兴。

      一是培育人才,植入文化自信。举办首次民族乡村文化人才培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多彩文化。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山族拉手舞、高山族舞蹈、高山族(排湾族落)服饰和华安畲家民歌、畲乡辇艺等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重新命名陀螺、蹴球、武术、板鞋竞速、高山族舞蹈等六个市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其中华安县高山族表演队被重新确定为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组织开展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座谈会和板鞋竞速观摩活动。

      二是提炼宣传,培育文化自豪。指导华安县民族宗教局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我们和党旗在一起——56个民族心向党》之“高山舞风情、族人颂党恩”微视频融媒体报道,组织全县部分高山族男女老少、党员、群众,与党旗合影、唱红歌微视频,被列入国家民委建党10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内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成果等报道宣传,有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史、民族界红色故事等多篇文章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刊用报道。

      三是创新载体,融入主流文化。漳州畲族人口6.66万人,居全省第二位,是福建畲族重要祖居地和台湾畲族重要发源地。支持开展族谱对接,从漳浦蓝氏种玉堂分支全国各地宗亲达40多万,台湾蓝氏宗亲年年回乡谒祖,经过三年努力,今年完成《漳浦蓝氏种玉堂族谱》新编印发。

      鼓励少数民族村成立民族文化表演团队,目前有17个民族村成立民族文化表演团队,畲族“请火节”、三月三节、畲家婚俗、千人长桌宴、红星村“抢孤棚”、赤岭“种玉堂”祭祖活动、华安畲家民歌等活动已经成为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重头戏;民族乡村的民族中学、蓝氏种玉堂宗祠、文化广场等已成为民族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华安县官畲畲族村、坪水畲族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利用影视作品宣传历史民族英雄。经过多方努力,于今年8月18日放映的以建台功臣蓝理将军为题材的电影《特殊保镖之明日战神》,点播已达437.6万次。用先人“所向无前”的精神,鞭策各族人民拼搏进取,为中华民族争光。


    原文链接:http://mzzjt.fujian.gov.cn/xxgk/gzdt/dsdt/202110/t20211020_574654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廖敏赴上饶市调研宗教工作
  • 杭州市民宗局走访调研萧山宗教工作
  • 省人大民侨外委到省民宗委开展调研
  •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协调推进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调研组在我区开展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赋予“三个意义”工作调研
  •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一行调研北京市古籍工作
  • 海外留学生社团代表座谈交流会在民族文化宫举行
  • 国家民委首次举办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
  •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山西省晋城市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湖南通道宣讲
  • “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成果展阅区”在广西民族大学正式对外开放
  • 驻华外交官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 两岸青年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品牌项目“荆楚行·一家亲——中华民族文化研习营”获社会各界好评
  • 全国民族古文字“冷门绝学”后备人才培训班在北方民族大学开班
  • 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统计暨数据分析应用培训班在中南民族大学举办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5种民族文字版宣介会举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河北宣讲
  • 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赴司法部开展宣讲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