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教育
向后看,向前看!西藏第一所新型学校……
  • 时间:2021-10-29
  • 文章来源: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作者:佚名
  •   

      

      在昌都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内,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以下简称“解委会”)旧址矗立其中,经过精心的维护与修复,如今,解委会翻新如初,极具历史韵味。

      “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关规定,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1月1日,昌都地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昌都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成员35人。”昌都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长廊里,是这样描述解委会成立那段历史。

      在那之后,解委会根据昌都地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在昌都地区创办学校,发展藏族教育事业》的决议,委派十八军随军干部语言学教授李安宅、于式玉等同志负责筹建昌都小学(今昌都市实验小学),拉开了西藏现代教育的序幕。

      鲜血筑起红色校园

      1950年,昌都实现解放,十八军沿着茶马古道一路西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悬崖峭壁上无数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

      十八军后代、原昌都地区教体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学刚回忆起父亲时说:“虽然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因公牺牲了,但通过时常翻看他留下的日记,我深切体会到当时筑路的艰辛。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才会有如今璀璨的藏东明珠。”

      1951年3月,成立了昌都小学,当时设有三个班70余名学生。1957年初,学校迁到昌都西路新校舍,改名为“昌都实验小学”,首届小学毕业生共15人。

      学校的创立,彻底结束了昌都各族普通群众没有权利接受教育的历史。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学子上学难的问题,解委会不仅提供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具,还设置了助学金,专门解决学生的吃穿问题。

      从事教育工作25年的退休老干部邓嘎见证了昌都教育的发展。8岁那年昌都解放,他的上学地点从私塾变成了昌都小学,学费全免不说,连校服和文具都是免费发放,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1985年,第一个内地西藏班正式开设,邓嘎既羡慕又欣慰,“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是他的信念,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过去那个年代,父母倾注一切供我读书,现在条件这么好,我更应该成为孩子求学路上强大的后盾。”如今,邓嘎的孩子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回报国家的培养。

      教育质效全面提升

      70年来,昌都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一座座小平房,在短短几年间新建成三层建筑楼,没过几年又摇身一变,成为现代设施齐全的标准化学校,这些变化格勇都看在眼里。

      格勇是昌都市实验小学退休教师,1985年作为藏文老师在学校教书,当时不仅教师少,学生也很少。每学年开学时,老师都有一个相对繁重的任务——每人说服两名孩子入学。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环境只有思想先进的家长才会送子女上学读书,大部分家庭由于生活负担重,早早便让孩子干农活、成家立业。因此,这个任务显得尤为艰难。

      “我们苦口婆心去劝,成效甚微,还是后来实施的‘三包’政策和助学金政策,让大家开始送孩子入学。”

      目前,全市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提高至82.42%、99.84%、105.46%、81.36%;在校学生分别达到23847人、78887人、32642人、18269人(含中职5634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45人。截至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147859人,是1951年的2464倍,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

      昌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东锐说:“作为一名天津援藏教师,这两年感受到学校设施设备逐年完善,完全达到了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内地学校不相上下,足以看出国家对西藏教育发展投入力度之大。”

      建设藏东后继有人

      在国家对西藏教育发展的相关好政策下,昌都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援藏省市,合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1985年以来,内地西藏班累计培养昌都籍合格毕业生1万多人;在天津、重庆、福建援藏省市开设的昌都班,自2014年起累计招收昌都籍学生1500多人;截至2020年,全市教育系统基础教育阶段教职工10562人,是1951年的528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659所(教学点26个)、占地面积4481502平方米。

      从实验小学毕业,又在实验小学担任语文老师的巴桑措姆,教书育人31载,见证昌都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变——“那时候的课桌椅是长方形,两三个人共用一个”“那时候没见过的事物只能靠想象”“那时候的铅笔很珍贵,到处买不到”。

      感受过从前生活的苦,才能体会到如今生活的甜,“现在教学辅助器材这么多样化,加上义务教育的普及,上学不再是难题,每个人都能给自己的未来注入无限可能。”巴桑措姆说。

      放眼望去,如今的市县乡村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的学前到高中一体化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这些成绩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展望未来,昌都人民将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谱写昌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昌都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财务科科长扎西说:“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让更多昌都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内地接受优质教育,全面增强各族孩子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0年的发展变化,让教育之花遍布雪域高原,为藏东明珠的明天播种下希冀的种子。

       

      


    原文链接:http://mw.xizang.gov.cn/xwzx/ztzl/mzjy/202108/t20210816_2551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新闻

  • 湖州市开展“两山牵丝路 千里谋共富”主题活动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 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党支部召开2024年党建工作总结暨2025年第一季度党纪学习教育大会
  • 凝聚思想共识 筑牢意识形态防线——自治区民委举办第四季度全区民委系统民族领域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
  • 声声问候传党情 浓浓关怀暖人心—自治区民委党组问离退休老干部
  • 态 自治区民委领导班子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刘伯贤为分管处室和直属单位党员上党课
  • 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党支部开展“强党性、增素养、聚合力”主题党日活动
  • 省民宗委组织开展工会团建和红色场馆参观活动
  • 省民宗委对青年干部开展廉政教育
  • 省委第六巡视组向省民宗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 自治区民宗委到广西艺术学院开展主题党日联建活动
  • 省民宗委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 自治区民宗委召开“学方略”读书班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5次专题学习研讨
  • 国家民委机关工会组织参观“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展
  • 广西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党支部召开2024年第4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 省民宗委组织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 广西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党支部联合2家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共联传书香 送书促学润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 广西民族中专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 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民委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纪实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自治区民宗委 自治区司法厅联合开展民族法治宣传暨便民服务活动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