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民族在线网!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约占西藏全区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地区总人口12.33万人,生活着藏、汉、蒙古、回、维吾尔等27个民族。
阿里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将重点放在基层,推进“九进”活动常态化,完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弘扬“老西藏精神”“先遣连精神”“孔繁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开展树立文明新风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推动深化与对口支援地区的人文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联谊交流和结对联户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推动美丽阿里建设,全地区呈现出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今年1月,阿里地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
高度重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近年来,阿里地委、行署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指示,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把民族工作列入地委、行署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各级党政机关绩效考核范畴,做到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推进脱贫攻坚等重大事项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制定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地生根。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和政策,明确了创建工作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具体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把创建工作纳入县级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把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健全基层民族团结工作机制,完善民族宗教事务委员制工作制度,统战民宗工作落实到乡镇、村寨基层组织,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面齐抓共管、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治标准要更高,党性要求要更严,组织纪律性要更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和“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活动,在寺庙僧尼中开展“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在各族群众中开展“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四讲四爱”(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集中宣讲、文艺下乡、知识竞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巡回宣传等方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
深化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内容,提高各级干部运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培训考试,组织初任公务员、基层农牧民党员等集中学习。
全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积极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营造氛围上狠下力气,以元旦、春节、藏历新年和“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文艺汇演、走访慰问、升国旗唱国歌、“我和国旗合影”等活动,增强爱国情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三月法治宣传月”为载体,组织各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各族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深入宣传、全面贯彻《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动态,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培树创建典型,发挥引领作用。坚持培育树立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结合阿里实际,积极打造村居、寺庙、医院、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目前,全地区共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个、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4个。坚持发现、挖掘、培树民族团结模范典型。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先进、当先进,营造人人参与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2017年以来,阿里地区有3个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33个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45名先进个人受到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
加快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物质基础。边境地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6年以来,全地区累计实现减贫6124户23293人,贫困人口下降到0户0人,139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发生率从28.7%下降到0,革吉、改则、措勤、噶尔、普兰、札达、日土7县实现脱贫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地区各乡镇、行政村居公路通达率达100%,光纤宽带、4G网络、广播电视也都达到100%全覆盖。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巩固提升,重点把札达县什布奇村、日土县甲岗村、噶尔县典角村等37个边境一线村(居)打造成民族团结边境村。整合资金25.66亿元,规划建设37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边境小康村。2021年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乡村振兴局。发改委等6部门《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按照《关于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的通知》要求,与地区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沟通,对2021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目前,2021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8107.33万元,主要用于推进乡村振兴方面。
先行示范新起点,砥砺奋进新征程。阿里地区将在党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地区创建成果,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
1月7日至8日,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之江同心·石榴红”五百工程提档升级学习观摩活动在台州市三门县举行。省民宗委副主任、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金伟出席并讲话,三门县委书...
1月9日,省民宗委联合省援青指挥部开展的“之江同心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低氟茶捐赠发放仪式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省援青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副州长詹茂伟,海西州副州长陈永海出席...
2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天主教和基督教“双通”人才培育第二期培训班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富、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阚仁...
2月18日上午,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全国民委主任会议、省委统一战线...
1月22日上午,省民宗委召开2024年度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暨民主测评会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马连美出席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朱亚文主持会议。 会上,委机关各部门及直...
1月16日,同江—德保“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同江举行,会上,听取了同江市及德保县县域基本情况的介绍,让彼此对两地的特色与潜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双方围绕“旅游促进...
近日,“花式过冬·嗨游辽宁”2025辽宁首届海洋冰雪节暨“锦州年·最东北”第八届全民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州凌海东方华地城举行。 启动仪式上,锦州市民宗局组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雪地...
1月22日,由阜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匠心逐梦——贺新春阜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吸引各族群众千余人驻足观看...